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理论书库-正文
苏联兴亡的历史思考
——评《苏联兴亡传:十月革命百年祭》
钱跃
//www.workercn.cn2016-01-22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更多

  

  纪实性强的可信力作

  《苏联兴亡传:十月革命百年祭》真实可信,部分史料属于首次公开。史料厚实,增加了全书的权威性,对于认识东欧剧变、苏联亡党亡国、国外共产党政权和组织改弦易辙,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列宁以大无畏的革命家气派,果断地提出废除余粮收集制等改革政策,史称“新经济政策”。列宁之所以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就是认识到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不能从资本主义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而必须采用全国性的特殊的过渡办法。

  本书就此引述了列宁很关键的论述,如“我们犯了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我们把共产主义社会中要实现的纲领提前了,脱离了广大农民的常规,我们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安排生产和分配产品。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国之将亡,必出妖孽。戈尔巴乔夫是潜伏的“特洛伊木马”,鼓吹“多党制”和“公开性”,企图实现西方的民主政治和自由经济,导致1991年“9·18”逼宫事件发生。他无法控制局势,只得借机辞去苏共总书记的职务,并宣布解散苏共。因扯断了苏共这根联系纽带,15个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导致苏联崩溃。戈氏之所以反共反苏,是与其几个亲属被苏维埃政权镇压有关。戈氏被所提拔重用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结束了政治生涯,其做苏联终生总统的愿望也变成黄粱美梦。

  事实说明,苏共作为执政党,始终坚持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实行官员委派制、领导职务终身制,弊病丛生。

  从马林科夫以来的苏共领袖皆为一时之选的守成之君,虽也试图改革,却因改革就是创新,要向传统习惯势力挑战,要进行权力再分配,必然触及盘根错节的特权阶层的既得利益,因而受到掣肘,显得孤独无助。虽后继者少有平庸之辈,宵衣旰食,竭力回天,却积重难返,徒唤奈何。加上与以美国为首的白色帝国主义争霸耗尽国力,使苏联走上了亡党亡国的不归之路,令人扼腕叹息。若时光可以倒流,苏共又将怎样作为?

  苏共解散和苏联解体,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大逆流、大灾难,也是人类历史发生的大曲折和大逆转,深刻认识其原因和对世界的影响,对进步事业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带给我们的历史思考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大革命。它继法国巴黎公社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从此,象征东正教普济众生的葱头屋顶日渐暗淡,红色五角星开始闪耀迷人的光芒,与缀有锤子镰刀图案的红旗——象征工人农民等劳动民众的政权——交相辉映。锤子砸碎黑暗和贫穷,镰刀收割光明和富裕。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苏联强盛一时,前世今生是一本厚重的书。它是如何剧兴剧亡的?回顾世界史,曾出现过一些强盛一时的军事帝国和殖民帝国,可以一窥堂奥。如,横跨欧亚非三洲最大者为: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疆域面积(平方公里)最大者为:唐帝国1100万,阿拉伯帝国1000万,蒙古帝国3300万,明帝国1050万,清帝国1200万,俄罗斯帝国2200万,英吉利帝国4700万,但它们无不昙花一现,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风烟中。横跨欧亚大陆的苏联,在二战前后完成了最雄心勃勃的帝国崛起。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完全新型的庞大帝国,由弱小而强盛而衰落而灭亡,有一定的合理性,符合社会发展的某种规律。只是剧兴剧亡,像一出威武雄壮的大戏刚开演而观众尚未入戏就谢幕了,留下了绵绵无尽地“为什么”的话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实雄辩地证明:苏共之所以退出历史舞台,2000多万苏共党员几乎集体沉默无动于衷,根本原因在于失去了党心和民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全世界同时获得胜利,结果“在资本主义薄弱环节”的俄国建立了共产党政权。在治国安民方面,中国依法治国,保障民众民主自由的权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继往开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社会改革方面,中共从经济基础入手,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苏共则仅从上层建筑开刀,抛弃日渐式微的政治制度。由于二者的路线图谱大相径庭,结出的果实滋味迥异:中国走上了和谐安定民富国强之道,向全面小康社会高歌猛进;苏联则人心涣散经济下滑,社会出现大混乱大衰败的局面,终于亡党亡国。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部苏联兴亡史,既是一部英雄崛起史,也是一部大国没落史,苏联勃兴和解体都是20世纪最具震撼力的事件,印有五角星和镰刀锤头的红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悄然滑落,割断了一个大国苦难与辉煌交织的历史。《苏联兴亡传:十月革命百年祭》一书读后,令人掩卷深思。邓小平曾对戈尔巴乔夫说:马克思去世以后100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他还说: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在苏联正面临着复杂局面的紧要当口,邓小平同志特意与戈尔巴乔夫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用意很深,不禁让我们回想起列宁讲过的一段话:“我们并不苛求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知道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的一切具体情况。这是痴想。我们只知道这条道路的方向,我们只知道引导走这条道路的是什么样的阶级力量;至于在实践中具体如何走,那只能在千百万人开始行动以后由千百万人的经验来表明。”

  放眼全球,心怀祖国。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试验,虽尚处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却犹如光芒万丈的朝阳前途无量。我们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致力于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现代化事业,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既要面对实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也要从国际共运的历史获得启示和灵感——研究苏联和东欧等共产党政权和组织的功败垂成,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建设繁荣富强的小康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钱跃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