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幻灯片-正文
抓落实,推动职教跨入新常态
胡正明
//www.workercn.cn2015-02-17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理念为先,落实为要。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规划、政策、制度和一系列举措的重要之年,职业院校要以改革的气魄、担当的精神和创新的方法抓好落实,着力推动职业教育跨入新常态。

  立德树人的新常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必须将其有效地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职业院校要根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特征,重点做好三个融合。第一是融于课程教学。以“德技兼备”的要求,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主线来优化课程体系,通过精选内容灵活修习,强化文化教育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完善课程标准,丰富课程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等引入到课程内容、落实到课堂教学。第二是融于实践活动。将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实践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学分要求,以职业素养培养为重点构建与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相融合的素质教育实践体系。第三是融于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传统优秀文化,引入产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系统培育具备学校自身办学特质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专业文化,推动文化育人。

  市场机制的新常态

  现代职教提出了市场机制的发展命题,落实职业教育的市场机制,职业院校要重点做好三件事。第一是做好需求对接。在经历一轮规模发展之后,职业院校要全新审视自身专业结构,建立广泛的需求对接信息系统,主动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市场的人才需求,“改老、保重、增新、兴特、扬优、汰劣”相结合,推动专业设置的转型升级;针对不同产业和岗位对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等不同的需求特点,探索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全面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培养目标的转型升级。第二是做好资源配置。职业教育要以市场为基础,适应产业和技术发展配置学校教学资源,将来自市场的产业要素、技术要素、企业要素等及时、准确地传导到教学资源建设中;适应产业链上诸环节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分工格局,推动基于资源整合和共享的专业集群化发展。第三是做好质量评价。建立与完善改革评价体系,引导合作企业参与评价教学过程,特别是要将就业质量第三方评价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改变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培养质量自己说了算的状况。

  企业参与的新常态

  企业参与是建立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重要途径。如何推动传统校企合作走向纵深,可以抓住三个切入点做好落实。首先是体制机制的切入点。以学校优势专业群和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对接为基础,探索混合所有制、股份制等企业参股公办职业院校的体制机制,比较可行的是先在二级学院层面开展探索,通过学校投入教学资源、企业出资的方式,共建一个混合投资的独立二级学院,可以是“校中校”,也可以是“企中校”或者“园中校”,以更为灵活的二级学院运行机制固化校企共享办学成果和收益。其次是培养模式的切入点。要积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有效的实施平台、紧密的师徒关系和灵活的教育模式,让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解决产教脱节的问题,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再次是社会服务的切入点。面向企业人力资源和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实际诉求,丰富社会服务的项目和载体,以自身的服务能力来提升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

  依法办学的新常态

  法治是现代职教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尚在体系建构中的我国职业教育而言,更需要法律法规的协调和推动,职业教育需要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落实依法治教。宏观层面,随着国家、政府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法修订、职业教育标准制度体系建设,职业院校要以法治的思维来加强办学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对于诸如办学条件、招生考试、职业资格证书、实习学生保险等标准性的制度或“责任清单”,要依法贯彻落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对于导向性的政策和举措,以及有利于激发办学活力的创新做法,要积极开展试点、探索并逐步推行,做到“法无禁止即可为”,从而形成“依法治教”的新常态。微观层面,职业院校要从管理走向治理,抓紧制定匹配开放办学的学校章程,完善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机构,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机制,依法管理学校各项事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在充分运用办学自主权开展院校办学自主设计、探索办学特色的同时,对人事管理、职称评聘、收入分配、教学计划实施等涉及教职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的制度体系和操作流程,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从而形成依法治校的新常态。

  教学改革的新常态

  内涵发展已经成为现代职教发展的主题,如何更具特色、更有魅力?需要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来推动。教学改革的中心在学生,要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适应学生多元选择和个性发展来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供选修教育、辅修教育、复合培养、分方向培养、弹性学制等多样化的学习通道,将岗位拓展、职业发展、终生学习等落实到每一个相关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从而形成广大青年学生乐于选择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新常态。教学改革的重心在课堂,要针对青年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信息化的时代特点,彰显现代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特点,引导开展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将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专业教学资源库等资源建设和应用相结合,推动优质、高效课堂的建设,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堂教学形态中有效吸收知识、提高技能、提升素养,进而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课堂教学新常态。(作者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