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滚动-正文
“淮河流域生态建设与振兴发展”高层论坛述要
//www.workercn.cn2016-09-12来源:安徽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由安徽大学和省社科院联合主办的淮河流域生态建设与振兴发展高层论坛在合肥举行。来自南京大学、安徽大学、省社科院、省社科联、信阳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论坛。

  与会专家认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已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建设要以推进淮河综合治理方式的转变、探索产业发展的绿色道路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包括旅游在内的生态产业,以有效缓解淮河地区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必须注重与地方发展战略、市场需求、精准扶贫、美好乡村建设、生态治理等相结合。

  关于治理淮河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与会专家学者指出,淮河干流治理与其流域治理要同等对待,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治理应统筹安排,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统筹考虑,坚持生态优先。治理淮河要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全流域的人口与产业重大调整,把城市防涝与沿淮小流域治理放在同等地位上,协调好淮河流域与长江部分流域之间的治水工程。应加大“引江济淮”工程的工作力度,尽快推进相关工程建设。治理淮河,除弊与兴利相结合是基本思路,团结治水、共建共享是基本条件,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基本保证,不断深化对治淮规律的认识是科学依据。在治理淮河的具体举措上,与会专家认为,要加强和完善防洪除涝体系建设,蓄泄兼顾,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建立淮河流域的生态补充机制,加强河道保护,加强流域污染控制特别是面源污染控制。制订合理的湿地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发展生态渔业,开展湿地恢复工程,科学合理利用采煤沉陷区人工湿地,发挥生态服务和水生态效应。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加强对行蓄洪区湿地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

  与会专家学者还对加快皖北地区的振兴发展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新理念,加快流域的综合治理和振兴发展,积极联合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上中下游联动,形成合力,打造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中原经济区的绿色生态经济带,向着生态环境良好和经济快速发展互动双赢的方向发展。要大力发展农牧结合农业和适应型农业,创新生态高效农业技术,培育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增加政府财政对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资金支持。淮河流域发展水平差异极大,需要在国家宏观层面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定位,结合差异化的区域资源环境状况、耕地规模及利用方式、制度政策偏好等影响因素,综合研判流域不同区域的粮食生产布局、潜力、时空变化及利益保护要求,强化系统政策协调,促进流域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及区域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程铁军)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