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余列平
//www.workercn.cn2016-01-18来源:浙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只有牵住了领导干部这个“牛鼻子”,以“关键少数”影响“最大多数”,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之效

  反腐的本质是什么?是制约和监督权力。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中纪委数据显示,2015年接受组织调查的37名中管干部中,13人担任正职一把手,超过落马总数三分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纪委全会上也提到,要抓住“关键少数”,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领导干部责任越重大、岗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强监督。

  虽然从人数上讲,各地、各部门、各系统的一把手,属于总体上的少数人,但从影响力上来讲,他们又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一方面,他们掌握着最为核心的资源分配权,占据着最为“诱人”的寻租空间,稍一松懈便可能陷入糖衣炮弹无力自拔,“出事”的危险系数高;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十分讲究“以上率下”,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干部的行事作风,很容易直接影响到下属乃至整个治理范围内的政治生态,造成严重影响。

  上级对下级有传导作用,政治对社会也有传导作用。很多社会乱象、“潜规则”的药方,还得从领导干部抓起。只有牵住了领导干部这个“牛鼻子”,以“关键少数”影响“最大多数”,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之效。

  这也是基于现实的一个务实策略。在中国,制度意识、规矩意识尚未在全社会形成充分的共识。一些人对于言行举止的是非对错,还不是依据法律法规、章程制度等已有的白纸黑字,而是看领导是怎么做的。

  社会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在观念转变的过渡期,我们需要领导干部这些“关键少数”以身作则,当好全社会的标杆。

  这当然一方面要靠领导干部自觉遵纪守法、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修订的《准则》与《条例》。另一方面要靠监督机制的完善与问责机制的落实。

  比如,用好巡视这把“利剑”。把各地“四套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作为巡视监督的重点对象。把土地出让、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等重点领域作为巡视监督的重点内容。实践已然证明,对“关键少数”的腐败曝光,震慑威力更大,社会效果更好。

  比如,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凡是公共权力都应该依法进行监督,凡是公共资金的使用都必须依法进行审计。以往,很多人会觉得抓经济工作是行政首长的事,但其实党委书记拥有的重大决策权使其对经济工作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做审计一个都不能少。审计不但要发现问题,更要联合其他部门“一条龙”解决问题。对于违法违纪行为要严惩不贷,并将审计后续处理情况及时公之于众。去年,浙江查出违规金额7亿多元,41人移送纪检监察机关,也给全省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

  须知,责任与权力是成正比的。你拥有多少权力,就必须扛起多少责任,这很公平。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