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西安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代建超
//www.workercn.cn2016-04-06来源:西安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八水润西安”工程经过近四年的建设,效果初显,为西安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八水润西安”工程关系城市规划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市政交通建设、土地开发利用、环境改善保护和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做好顶层设计。要做好顶层设计,就必须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为确保“八水润西安”工程顺利实施,西安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八水润西安”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如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规划局等,各区县负责人等共37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水务局局长兼任。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督促和指导工程的实施,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区县、开发区、市级各部门有关工作等。2014年1月,成立西安市水生态建设管理办公室事业单位, 除承担全市水生态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外,负责市“八水润西安”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八水润西安”工程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创、规范有序的工作格局和建设合力。

  ——系统治理、永续发展。有学者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认为目前我国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工程效益优先考虑、忽略自然生态系统。二是没有充分将自然界本身蕴含的修复、调蓄等功能运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实现水利工程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三是没有真正把人水和谐思想和水生态文明理念很好的贯彻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各环节。而“八水润西安”工程把水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指导工程建设的战略思想,树立了发展的长效观念。“八水润西安”工程虽作为一项工程被提出,但实际上,这是一项依托工程建设进行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程不仅涉及坝、闸、堤、渠道等水工建筑物,同时充分认识自然界本身蕴含的巨大潜力,考虑工程效益的同时,更重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建设。比如,“八水润西安”工程本身是一个河、湖、湿地联通工程,力图把自然界的自我调蓄和修复等功能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协同解决城市洪涝灾害、环境破坏等问题,减少灾害防治工程量,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充分论证、科学规划。在工程上马之际,也有不同的声音存在:如果这些水上景观影响到工商业用水、农业灌溉与居民生活用水,怎么办?如果水资源补充不及时,人工湿地干涸,河系、湖池成为臭水河、臭水湖池,该怎么办?如果引水进城,发生像大水侵城那样的惨剧,该怎么办?其实,争论的焦点一是水从哪里来,二是能否及时排出去。

  其一,“八水润西安”工程是在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之上进行实施。工程建设之时,西安共有大小河流54条,水库96座,总蓄水能力4.05亿立方米。并且一批重点水利项目已经实施,生态水环境日益改善,累计建成生态水面4.5万亩。工程最终要建成的28座湖池已建成13座湖, 15座湖池在规划建设中。

  其二,据预测,西安市2020年和2030年需水量分别为22.75亿立方米和24.53亿立方米, 2020年和2030年全市可供水量分别为23.32亿立方米和26.45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在满足生产、生活需水的同时,还能为生态用水提供不少于1亿立方米的水量。而且,“八水润西安”工程和以往水利工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将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尽最大可能提高水的使用效率,一水多用。因此,“八水润西安”工程水资源是有充足保障的,不会制约生活、生产用水,更不会对下游用水产生影响。

  其三,对于排水,首先利用大西安的地势优势。西安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结构。秦岭山地是西安水资源涵养区,高程800-3000米,浅山丘陵区500-1000米,黄土坮塬区500-700米,平原地区400米左右。除渭河、泾河、石川河是过境河以外,其余均是境内河,都发源于秦岭北麓及骊山丘陵区,由南向北经过洪积、冲积平原进入渭河。“八水润西安”工程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资源,通过串联,上一湖泊的退水,作为下一湖泊的进水,最后都退到渭河,形成一个有进有出的大水系。同时,积极响应并贯彻中央提出的“海绵城市”的新理念,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西安“十三五”水务发展规划指出,积极建设海绵城市。加快公式河、漕运明渠、幸福渠、浐河、灞河等城市五大排水体系改造提升进度,提高绿化标准,沿河渠岸边建设一批雨洪水集蓄利用工程,扩大雨洪水滞留空间,将传统的单一“快排”模式转变为“渗、滞、蓄、净、用、排”的城市排水新模式,提高城市防洪防涝能力、削减城市径流污染。

  ——政企合作、双赢共享。水环境的治理往往面临投入巨大但不产出或者产出周期漫长的境况,因此单靠财政投入显然不现实。基于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项目融资模式已发展相当成熟,该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八水润西安”工程在城市段河湖治理中成功运用PPP模式,实现政企合作、双赢共享的生态重建模式。比如,基于西部生态脆弱敏感地区经济发展与城市水环境协调互动的“浐灞模式”,就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在“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重建”的理念指导下,设计了以“高层次第三产业高度发展反哺生态环境的水岸经济”为特色的新模式,最终带动私人部门和民营资本参与到浐灞河流域生态中。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