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深入群众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唐荣//www.workercn.cn2013-10-28来源:西藏日报
分享到:更多

  

  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农村工作的日子里,我体验到了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在同群众面对面的促膝交谈中,切身感受到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农村情况各有差异,在处理事情时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培养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只有深入群众之中,才能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使自己得以锻炼成长。

  深入群众,重要的是放低姿态,主动同群众交流。如何打开群众的话匣子,听到最真实的声音?这就要求基层工作者在同群众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一是要注意态度、语言,能够熟悉大家的日常用语,熟悉关于基层生活的常识。二是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既同群众建立融洽的关系,又能够顺利地促进自己完成工作。基层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接地气,带着真情,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来到田间地头,走进村民家中,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多交流,和他们做朋友、结亲戚,用通俗易懂的的方式说话、办事。

  一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中有这样的感悟:宁洗裤子也不擦凳子。这体现出基层工作者对群众的尊重,能够站在群众的角度看待问题。在农牧区尤其要注意这些细节,掏出纸巾擦板凳、垫屁股,这虽然可以理解,但是一擦一垫之间往往就同群众拉开了距离,不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上个月我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一位村民很热情地给我倒茶水,我接过来就不见外地喝了,没想到她非常高兴,跟我说起了她家的饮用水。因为家里没有接自来水,所以饮用水都是从井里打的,顺着这个话题,我们进行了关于水质、自来水等的交流。所以说,在同群众交流的过程中,不见外往往能拉近同群众的关系,更多更全面地了解群众的生活,推动工作的开展。

  要帮群众解决问题,就要耐心倾听群众声音 。群众生活中出现了困难,基层工作者要及时了解情况,给他们送去温暖。这样,有困难的群众才能在第一时间想到组织,想到向村委会寻求帮助。有一次,我在村委会里午休,忽然被一阵敲窗户的声音惊醒,转过身一看,是一对中年夫妇,应该是有事情要办。我把门打开,招呼他们进来坐,他们便急切地说明来意,希望能够及时解决面临的问题。虽然这对夫妇所说的事情并不在我的工作范围之内,我还是热情地向他们说清谁是负责人,并把问题记录备忘。在农牧区,一般情况下村民都是有事情要办才会往村委会跑,所以过来寻求帮助的都会比较急,希望能够尽快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基层工作者耐心细致,能够认真倾听群众的诉说,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即使自己不能够及时解决问题,但是热情的接待和友好的沟通解答也能够缓解群众的焦急心情,让他们放心。

  要切实做好基层工作,还要谦虚好学。无论农村还是牧区,每个村子里都会有经验丰富的老党员、村干部,他们是农牧区工作集体智慧的凝聚,初来的基层工作者一定要经常向他们请教,多听、多看、多学。我工作的村里就有一位有着20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的长辈,他熟知村里人生活的习惯、了解农村工作的方法,对于如何做好农村工作有着自己的解读。他经常告诫我们说,要多跟着大家下到农户家中,只有多走多看多见识,才能学到经验,才能慢慢懂得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农村工作中取得成绩。

  另一方面,在农村工作中的学习还包括诸如低保申请流程、计算机办公软件的操作、电脑打印机维修、种植养殖知识以及摄影等常用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基层工作者,身处基层工作的第一线,要通过不断学习,查漏补缺,精益求精,做一个多面手。相对来说,农村的环境比较清静,在工作之余可以静下心来读书,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