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英语究竟是什么?
马清伟//www.workercn.cn2013-10-28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源起

  近期,多地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其中“弱化英语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英语教育的僵化、一刀切,实际上肇始于其承载了太多本不属于自身的宏大诉求。

  很多时候,人们在追求一件事物的过程中,会慢慢忘了当初为什么要追求。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语?英语又如何成了衡量一个人能力、素质的一项基本标准,以至于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上大学、考研究生,再到工作之后评职称、涨工资,都要进行英语考试,使“英语”成了很多人伴随一生的噩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英语是什么?英语是一种国际通行的语言,进行国际沟通和交流,必须学习、掌握英语。英语本来是作为中国与外部世界沟通的工具而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的,但随着全民学英语的热潮掀起,尤其是随着英语进入高考,英语逐渐成了一种人才选拔的工具,成了人们获得某种资格的门槛和敲门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与时代背景有关。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情况知之甚少,仅有的一点了解也基本都来自官方的宣传。因此当国门甫一打开的时候,人们对国外的情况、世界的形势,在认知上普遍处于一种极度饥饿的状态,尤其是在看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差距后,所受到的刺激更加强烈,于是走出去、向西方学习先进思想、文化、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就成为一股得到社会上下共同认可的强大思潮。英语,本来只是一种与西方世界进行沟通、交流的语言工具,但在“学习西方”的社会思潮下,却俨然成了先进思想文化、技术管理乃至更高生活方式、生活品味的“化身”,承载着人们迅速改变国情面貌、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诉求和急切愿望。在这种情况下,英语进高考、全民学英语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英语教育也从此成了中国教育体制以及整个社会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发展,体制不断延伸、固化,英语也越来越脱离其自身的交流工具属性,而更多地成为关系到人们升学、就业、晋升的一种竞争选拔工具。

  由此看来,英语教育的僵化、一刀切,实际上肇始于其承载了太多本不属于自身的宏大诉求。弱化英语在高考及其他竞争选拔机制中的作用,正是要让英语回归到其交流工具的本来面目,让真正喜爱学、需要学的人去学英语,真正需要英语人才的单位去要求相应的英语能力,而不是人人都学英语,终生都学英语。这既是理性精神的一种回归,也是解决长期以来英语教育费时低效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弱化英语的呼声很高,除了英语教育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之外,很多人把汉语教育、国学教育的现实困境也归罪到英语头上,并把弱化英语与重视母语、加强国学教育的诉求结合起来。一些人甚至更进一步,把英语与汉语的关系上升到语言自信、文化自信的高度。诚然,对英语教育的重新审视确实有着中国国力提升、自信增强的大背景,但把对国学的诉求填充到英语离开所留下的空位中,在语文教育中增加文言文的比重,是不是就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呢?须知英语的殷鉴不远,赋予一种语言工具以其承载不了的宏大社会诉求,不一定就能有好的效果,长期来看反而可能演变为一种禁锢人才的存在。文言文作为一种深入学习、研究国学的语言工具,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客观的交流环境,类似于一门外语,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增加其在语文基础课程中的比重,而罔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现实需要,不知若干年后,它会不会如今天的英语般,成为另一种困扰无数学生的负担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