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以文化旅游促进我省旅游业率先崛起
梁勇 龚建文//www.workercn.cn2013-11-04来源:江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和金融保险、信息会展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省社科院院长梁勇、省社科院研究员龚建文认为,应充分挖掘江西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潜力,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全省文化旅游业率先崛起,拉动现代服务业超常规发展,使之成为支撑“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的主导产业。

  旅游业被誉为“无烟工业”、“朝阳产业”,具有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带动力大的特点,不仅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能够拉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龙头。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通过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使欠发达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是必然趋势。因此,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潜力,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全省文化旅游业率先崛起,拉动现代服务业超常规发展,使之成为支撑“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的主导产业,是江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发展升级的必然选择。

  以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激发旅游业发展的爆发力

  当前,我省旅游业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旅游总人次达到1.6亿,增幅居全国之首;旅游总收入达到1106亿元,增幅居全国第四;入境旅游人次达到135万,增速将近20%。2012年,全省旅游总人次为2.05亿,旅游总收入为1402.59亿元,旅游消费和综合效益增长强劲,为文化旅游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在2012年全国各省旅游总收入排行榜中,我省位居全国第二十三位。我省旅游业发展的状况及在全国的地位,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我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程度的差距。在“江西风景独好”享誉神州大地的背景下,江西旅游的神奇与独特之处,在于赣鄱大地秀美的山水,更在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在于山水中的故事、山水背后的历史,在于山水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在于一个个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然而,目前我省旅游业大多还是依靠自然景观,以观光旅游为主,对“门票经济”的依赖性很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潜力没有充分激发出来,文化旅游尚未形成规模,严重地阻碍了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必须为旅游产业注入文化的灵魂,用文化来激发带动旅游、用文化来转型提升旅游,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激发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爆发力,全面促进我省旅游业提质增速、发展升级。

  以“全省一盘棋”大格局提升“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形象

  对全省文化资源进行普查、整理。进一步全面解读、研究、归纳我省的绿色、古色、红色文化资源,准确把握我省文化个性特征,这是开发文化旅游的前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是把静态的资源在文化价值观的层面上加以整合,对历史资源进行文化价值定位,将历史遗存中的文化信息和美学意趣转化为带有当代人理想与欲望色彩的文化产品,使之能够与当代人的精神发生互动,实现文化资源产品化。

  着眼长远,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是引领发展的“导航仪”和“施工图”。要着眼于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建设旅游强省的发展定位,高水平、高起点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对全省文化旅游进行科学的规划指导,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强化区域合作,统一设计文化旅游线路、文化旅游项目,统一制定文化旅游营销策略,使全省文化旅游步调一致、目标一致,打响“江西风景独好”这一品牌形象,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全省一盘棋”旅游发展新格局,促进文化旅游集聚发展、合力发展。

  以昌九一体化培育文化旅游核心增长极

  推进昌九一体化,打造支撑江西经济崛起的双核,是我省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的关键。而实施昌九文化旅游一体化,加快形成以昌九为中心的江西大旅游格局,进而形成我省旅游业跨越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构建昌九文化旅游一体化机制。一是建立两市旅游合作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通过统一规划文化旅游线路,开展旅游联合促销,共同举办系列节庆活动,探索重点景区联票制等形式,逐步构建“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产品共塑、线路互推、宣传同步、销售联合”的昌九旅游一体化格局。二是昌九联手打破两市资源分割的局面。南昌作为省会和区域中心城市,有综合功能相对完善的优势,九江有全省唯一的通江达海优势,我们不仅要整合昌九区域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资源,还应把南昌的区位、客源优势与九江的区位、资源优势整合起来,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保证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性,促进昌九文化产业集约发展,把昌九打造成江西文化旅游先导示范区。

  提升南昌文化旅游吸引力。“客到南昌不过夜”是目前南昌旅游业的真实写照。因此,当务之急,南昌必须依托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配套设施相对齐全等得天独厚的优势,科学设计经典文化旅游线路;运用文化创意和艺术手段倾力打造具有鲜明南昌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以增强“南昌游”的娱乐性和参与性,提升南昌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把“过路客”变为“过夜客”,形成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特色旅游竞相发展的态势。

  做大做强庐山这一旅游龙头。充分发挥庐山旅游资源多样性及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品牌价值优势,集自然景点观光旅游、人文景点体验旅游、温泉休闲旅游等于一体,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加快改革庐山现行管理体制,整合庐山“山上、山下”旅游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统一经营、资源共享、利益分成等一系列举措,力促庐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将庐山旅游资源通过资本运作做活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江西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全省旅游业的发展。

  以文化创意、先进技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以文化创意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文化创意可以激活区域的无形资源,化无形资源为时尚消费品,让有限的旅游资源变得无限。我省应从创意的视角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实现旅游业从低端到高端、从数量到质量、从国内到国际、由过度依赖资源和投入到依靠产业创新和人才资源转变。

  以信息技术促进智慧旅游。尽管发达国家在旅游智能化方面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但云计算、物联网、高速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在旅游领域尝试性运用才刚刚开始,可以说,在智慧旅游规划发展上大家几乎站在同一条新的起跑线上,谁在智慧旅游发展方面占据先机,谁就能引领旅游发展的潮流,所以智慧旅游是欠发达地区实现旅游赶超跨越的一个重要手段。我省应对旅游业进行数字化经营和管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旅游网站、旅游呼叫系统、旅游数据库等信息平台建设,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景区进行科学统一管理;对游客进行定位服务,借助这些平台发觉、响应甚至创造游客的需求,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为游客提供更多更好更便利的旅游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建一个虚拟旅游中心,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江西的旅游景观,激发游客游览江西的兴趣,同时,可以帮助游客规划旅游路线,制定游览计划。

  以文化资源优势抢占休闲旅游新高地。当今世界旅游趋势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白天看庙,晚上睡觉”、“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观光型、门票经济型旅游发展之路已越走越窄。因此,应依托我省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游、度假游、体验游等文化项目,并通过时空来延伸旅游消费,即发展旅游景点的夜生活产业,在时间上延伸旅游消费;在旅游景点建设酒吧、书吧、旅游信息交流场所、剧院等,在空间上延伸旅游消费,推进传统的观光旅游向娱乐化和休闲化方向转型发展。

  以壮大市场主体拓展文化旅游发展空间

  政府、旅游企业、游客是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也是旅游市场的三大主体。在这三大主体中,提供旅游产品、景区景点、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交通等企业供给能力不足,是江西旅游经济发展的短板。因此,必须加大对旅游企业的培育力度,着力壮大旅游市场主体。

  做“多”主体。放宽文化旅游市场准入,降低进入门槛,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外资参与文化旅游开发,增强文化旅游发展的多元力量。

  做“大”主体。下大力气培育像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杭州宋城集团那样的以文化旅游为主打,同时向其他相关产业进军的龙头企业,聚合运营我省的文化旅游产业,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文化旅游品牌。

  做“强”主体。通过联合、兼并、重组、收购、品牌输出、连锁经营、股票上市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和知名旅游企业,以借势登高,做强我省旅游企业。重点培育庐山、井冈山、婺源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早日上市。

  以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形成文化旅游新增长点

  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重点推进南昌国际都市文化旅游区、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生态旅游区、井冈山红色文化旅游区、三清山世界峰林景观文化旅游区、龙虎山道教山水文化旅游区、景德镇世界陶瓷文化旅游区、抚州华夏梦都文化旅游区、新余中国现代工业文化旅游区、婺源中国乡村风情文化旅游区,西海国际养生休闲文化旅游区、赣南客家文化旅游区等。

  建立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选择基础较好的地方,对其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包装,用现代的、创新的、商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建立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比如,可以整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文化资源,把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区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

  实施文化旅游“五个一工程”。一是打造一台国内一流的文化旅游精品剧目。我省缺乏像《印象·刘三姐》、《千年宋城》、《多彩贵州风》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打造一台融合全省历史文化、山水文化资源特性的品位高雅、震撼人心的旅游演艺节目很有必要。二是创作一首广泛传唱的经典歌曲。一曲“红米饭、南瓜汤”传唱至今,人们一上井冈山甚至一来到江西,就想品尝“红米饭、南瓜汤”。一首好歌不仅蕴涵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而且能带动旅游消费。三是拍摄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展示我省红色、绿色、古色文化实质,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影视作品。四是出版一批反映江西特色文化的系列丛书。五是举办一个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如生态旅游文化节、八大山人文化艺术节、陶瓷文化节、道教文化节、中国乡村旅游文化节、月亮文化节、傩文化节、花炮文化节等,将民俗特色、地域风采和文化内涵作为对外宣传交流的窗口和名片。

  以灵活开放的投融资体系支撑文化旅游超常规发展

  成立江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重点扶持对文化旅游产业有重大影响和重大支撑的项目,并负责对这些项目的开发、投资和建设。

  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加大资本运作力度,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上市融资、信贷产品创新、完善融资担保,特别是创新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和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旅游资源对接,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以筹集资金扩大业务规模。

  争取资金政策支持。建立文化旅游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文化旅游产业,对非公文化旅游产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等方面,享受国有企业同等待遇,进一步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以强有力的保障体系营造文化旅游发展环境

  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建议成立江西省文化旅游管理(发展)委员会,包括省旅游局、省文化厅、省交通厅、省住建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等成员单位,负责全省旅游资源的规划管理、开发、利用,负责全省旅游工作的协调、督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旅游政策的落实。县(市)一级可以参照外省做法,根据风景与旅游一体、产品与市场结合、开发与保护统一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建立有利于旅游发展的、统一的管理机构,如风景旅游局、文化旅游局、林业和旅游管理局等。

  建立统一高效的宣传营销体系。开展整体营销,进一步打破地区、部门、企业界限,加强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增强“江西风景独好”文化旅游品牌的震撼力、影响力和吸引力;抓好重点营销,根据不同的游客需求和不同的客源地特点,细分客源市场,组合包装不同的旅游产品,实施不同的营销模式,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推动合作营销,加强与周边省市、长株潭、长三角、珠三角等客源地的合作,建立资源、市场、利益共享的联动营销机制;实施品牌营销,各主要旅游城市要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进行城市旅游主题形象和特色节庆活动宣传,突出打造一批旅游目的地品牌、线路品牌、景区品牌、旅游企业品牌、旅游节庆品牌、旅游演艺品牌、旅游商品品牌、旅游美食品牌等,以品牌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竞争力。

  建立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体系。重点抓好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和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建立起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旅游基础设施体系。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全民参与的旅游诚信体系。严格执行国家旅游法及各项与旅游相关的管理条例,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建立旅游行业管理部门依法行政、高效快捷的行业管理体系。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科院)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