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一带一路”助推对外开放
//www.workercn.cn2015-03-12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 如何做好“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以推动实现区域内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重点,其中以中国对外投资为主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合作、园区和产业投资合作等领域将是核心部分。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对外投资,中国企业的“走出去”要配合国家的大战略,优先考虑“一带一路”,抓住这个大机遇。

  在“一带一路”上,长期以来已经形成很多区域的、多边的、双边的合作机制。早在1990年初的时候,亚洲开发银行就开始推动各种各样的亚太经济合作形式,如大湄公河三角区,中亚经济合作区等。20年间,做了很多的工作。各国互联互通的概念,亚太经济合作的理念都已形成了,很多项目都已经有了初步的设计。“一带一路”将在这些基础上,把已经形成的亚太经济合作推向更高的层次上。

  要真正发挥好“一带一路”的引领工作,我们需要有一系列开拓性的政策与措施。

  建立有效的政府间协调机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发展水平差异大,利益诉求不同,应尽快制定以双边为主、多边为辅、操作强的政府间交流机制,争取我国对外投资方向、项目与各国实现项目合作、战略对接。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成立建设合作规划编制小组,建设一批合作典型项目,产生示范效应。

  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帮助沿线国家改善交通、电力、通信基础设施,通过高铁、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资源的合作开发、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等一揽子安排,推动亚欧经济一体化。按照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每年的亚洲国家需要73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铁路公路、油气管道,电力通道、通讯等基础设施投资。根据我们在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经验,基础设施投资回报都是相当稳健的,而且能产生很多附加的、溢出的效果,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除了对外投资外,我们还需要跟进其他的产业投资。有了基础设施,产业进入就容易发展,反过来,有了产业进入,基础设施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才能发挥其经济效益。中国正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迁的时期,把一部分产业转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把我们相对成熟的工业,像核电、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汽车产业作为我们到国外投资的强项。

  推出一批“一带一路”投资项目清单,积极推进若干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国内企业和沿线沿边地区依托现有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通过合作、合资等灵活方式,在境外合作建立产业园区、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各种类型产业合作区。把基础设施投资、园区建设、资源开发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

  积极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框架。“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当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已经成立或正在筹备。以这两大机构为投融资平台,搭建更加开放的投融资框架。有关部门应该支持“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推出地方版丝路基金,并出资成立其他类型基金。鼓励国内银行与金融机构到“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分支机构;还可以发行长期债券,特别是动员更多私人部门的资金以PPP模式投资。

  ■ “一带一路”风险何在?

  “一带一路”战略在多个高风险地带深入推进,这些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地缘政治复杂,缺乏多边自贸安全体系和有效投资合作机制,制约了区域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一带一路”还会可能因挑战国际秩序引发大国战略冲突。美国、日本等国家跟“一带一路”都有一定的利益冲突,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事关重大。

  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过大,特别是政治、社会、法律之间的差别过大。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的投资,都充满着巨大的风险。

  除了外部风险,还有我国企业面临的内部风险。我们的企业“走出去”的准备还不足,企业在国内政府种种政策的呵护下还能生存,到比较恶劣环境里,还能不能生存?从总体上来说,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大规模走出去,快速走出去,就有可能要交很多的学费。

  我们还要面对着保护主义、汇率风险、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以及东道国在环境、法律、劳工福利等方面的要求。

  为减少风险,首先要重新梳理我国对外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并根据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与那些中国企业投资较多的国家,要重新修订双边的投资保护协定。为防控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政治风险,政府还应当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对重点国家和地区的风险评估和风险信息发布;利用外交手段同相关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供经济外交支撑。充分利用国际法制规则应对风险。企业应全面客观地评估重大投资交易的政治风险;积极开展多方位的公关活动,融入当地社会以缓和矛盾;主动参加包括世界银行与各地区性国际开发银行提供的海外投资保险,合理进行风险转移。

  为防控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汇率与金融风险,应进一步支持出口信贷,扩大“走出去”企业的融资渠道;国家要鼓励银行金融企业走出去,到企业投资密集的地方去提供服务;企业应当加强对汇率与金融风险的管理,合理利用各种金融避险工具,降低财务风险。

  提高走出去企业环保意识与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行为。将环境影响评价、协议保护机制、生态补偿(生态服务费)和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其中;倡导企业树立环保理念,尊重东道国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保障劳工合法权益,实现自身盈利与环境保护“双赢”;投资合作项目必须依法取得当地政府环保方面的许可,履行环境影响评价、达标排放、环保应急管理等环保法律义务;鼓励企业与国际接轨,研究和借鉴国际组织、多边金融机构采用的环保原则、标准和惯例。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