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推动能源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黄传霞 夏飞
//www.workercn.cn2016-03-24来源:合肥日报
分享到:更多

  

  能源主要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物质资源,没有能源的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基础。合肥在总体上属于能源输入城市。“十三五”期间,合肥将步入工业化中后期转型升级的新阶段,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能源转型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存,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需要我们科学应对。

  新常态下,能源转型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机遇。从挑战来说,能源供需矛盾仍将突出,我市全社会能源消费量平均增速约为6.5%,“十三五”期间若按GDP保持10%的增速测算,能耗增速将超过4%.虽然增速较前趋缓,但总量只增未减,需求仍将巨大。能源约束不断增强,国内人均石油、天然气可开采储量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1/10,我市使用的动力能源主要依靠石油,能源对外的过大依赖性,必将导致未来能源约束日益加剧。环境压力持续增大,我市能源消费仍以化石能源为主,这样的消费结构使部分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环境压力不容忽视。

  从机遇来说,未来10~20年,是国家能源革命亟待突破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政策机遇期。这为合肥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市、国家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区迎来重要契机。合肥在国家新一轮扩大开放中,成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四港三区一中心”等开放平台,为输入能源提供了便利。同时,合肥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蕴含较为丰富,可循环使用价值较高,并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十三五”期间,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建立现代能源体系为目标,顺应国际能源发展趋势,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立足市情,加强节能降耗,强化需求管理,增加有效供给,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发展光伏发电,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利用,因地制宜开发风力发电,大力增加天然气用量,努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使经济社会发展、能源消费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实现良性平衡稳定,积极探索走出一条顺应国际能源潮流、符合国情需要、具有地方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布局能源科技创新发展。树立大能源观念,建立政企学研用共同组成的促进能源发展的协调机制,借助能源互联网的思维开发利用城市分散式能源。加强能源基础信息体系建设,构建能源流、信息流、业务流等互联的能源优化配置和智慧公共服务两大网络。以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契机,加快建设能源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选择聚焦前沿领域一批重大和具有战略性的项目,重点突破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能利用、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储能产业等领域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力争推动形成一批原始性、变革性技术成果,争占能源产业战略制高点。

  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合理把握区域范围内能源资源有序开发利用进度,健全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提高对以能源为基础原料的资源矿产等开采权的审批层次。制订合理的能源开发生态环境保障机制,对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建立全社会价值补偿和分担机制。培育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加大对服务品质消费、绿色节能消费等的培育。选择一批较成熟的节能技术,开展系统集成、优化以及实用化的研发工作,推广节能技术应用,以能源技术的提高带动一次性能源和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建立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分离自然垄断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发挥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作用。建立节能量交易市场,搭建多层次能源市场化交易平台,完善能源现货及中远期合约市场,逐步建立现代能源期货市场。加强和完善能源市场基本交易制度建设,积极推进电子交易市场建设。完善能源消费政策,实行差别化能源价格政策,对清洁能源实行优质优价。重视需求侧作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能源审计制度。健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完善传统化石能源的环境、土地、水资源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能源投融资体系,设立由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机构共同发起的能源发展基金和新能源技术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参与能源领域投资运营,建立多元化资本投资机制,使经济要素充分流动。

  建设能源互联网络体系。构建横向多能互补,纵向电源-电网-负荷-储能相互协调的互联互通的供给网络,以实现能源供给各环节以及不同能源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互协调,满足综合能源需求,实现整体供需平衡。提高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逐步建立有利于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化机制,合理确定政府、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和用户等各方主体的责任和义务,统筹推进电源与电网、新能源与其他电源整合统一。

  建立能源多元供应体系。建立包括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及国际资源来源的多元化供应格局,形成从以煤为主转向煤、油、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规划建设石油、天然气等多品种应急储备设施,适当开展商业储备建设,增强应急储备能力,健全储备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加强能源输送和加工等环节管理,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中断的能力。

  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深化区域间技术、资源、人才、机制、标准制定等多方面的合作。围绕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根据合肥市能源发展的总体规划,准确预测、定位未来相关领域的需求量和需求方向,通过交流合作,为合肥市能源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保障。开展技术合作,引导本市企业开展新能源产业技术国际合作。鼓励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开展境外投资并购,优化制造产地分布,发挥资金、市场优势,打造合肥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竞争新优势。积极开拓俄罗斯、中亚、中东欧、非洲等新兴市场,注重扩大欧盟市场,加强先进装备和技术引进,推动国际能源巨头来肥投资建设。(作者单位:合肥市政府政策研究室)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