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在一起”融情实践活动促民族团结教育落地生根
阿山江·买买提江
//www.workercn.cn2016-06-16来源:新疆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6年3月自治区启动“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学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加强民族团结工作,既是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也是当前十分重要的任务。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结合实际,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为契机,将其与学校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体验式民族团结教育就是一种以人为本、“接地气”、促进各族群众加深了解、加深感情的方式。换言之,即通过加强民族团结理念的实践活动,让师生在具体而又鲜活的活动体验中,学会并懂得尊重、关爱他人,建立感情纽带,增进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利益。

  做好“三期”学境融情。第一,加强预科学习期的学境融情。学校在大力提升双语教学质量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预科部和师范学院结对子活动,长期从师范学院选拔语言水平较好的汉族学生到预科部进行早读,建立“小先生”早读机制。其次,做好课堂学习期的学境融情。针对已经可以运用汉语进行专业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学校持续稳妥地推进民汉编班授课,并充分考虑民汉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授课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班主任的选择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特别是民考民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分别进行插班学习,以此增进彼此之间友谊,提高民考民学生汉语水平。第三,强化实习实训期学境融情。要求实习实训指导老师将双语班学生插入到汉语班进行实习实训,并要求同班级的学生要根据民汉比例将学生进行混合编队开展实习实训,让各族青年学生在实训室、在实习岗位上互帮互助,进一步加深交往交流,共同进步。

  做好民汉合宿融情。学校从2014级新生开始全面推开民汉合宿工作,并采取了各种配套措施全方位、常态化展开工作。一是强化新生引导,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把民汉合宿的目的、意义作为重要内容,提前做好、做细宣传引导,使其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二是定期走访调研,建立了民汉学生合住相关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定期走访宿舍制度,要求班主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经常性地在学生社区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并定期召开民族团结主题班会、座谈会,强化民汉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确保民汉学生团结互助、共同进步。三是营造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宿舍文化活动,举办民汉合宿演讲比赛、书法大赛等等,使各族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的深刻内涵,营造团结、稳定、和谐的居住氛围。四是每年评选表彰先进,在每年年底,开展民族团结宿舍评选工作,对积极开展民汉合宿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制定了在其他各类大学生评先评优中给予优先的政策,有序地推动民汉学生合宿。

  做好成长平台融情。一是搭建文化活动平台,通过举办双语能力竞赛、礼仪风采大赛、迎新生文艺汇演、迎诺鲁孜节、古尔邦节文艺晚会、“金话筒”主持人大赛、“职大杯”篮球赛、拔河比赛、冬季长跑比赛等活动,吸引各族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在活动中进行组合编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二是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积极开展科技文化节、大学生论坛、科普知识竞赛、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大众型科技活动,特别组织各族青年学生参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保证每一个创业团队都是一个各民族集合体,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同学参与进来,共同提高进步、成长成才。三是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学校已连续29年被评为全国和自治区大中专院校暑期社会实践服务优秀团队,每年近200名各族青年学生在一起训练、在一起居住、在一起开展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四是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学校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开展组织各族青年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已形成了社区服务、会展服务和支教服务三大志愿服务平台。五是搭建自我管理平台,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活动重要组织,学校强调这两大组织要吸纳各族青年学生,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通过高年级学生干部的传、帮、带作用,努力使新学生干部从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得到提高,使各族青年学生干部得到充分锻炼和成长,使学生组织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为学校团结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张春贤书记指出,“加强引导,尊重规律,研究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措施,既抓感情的交流,也抓认同的增进”。学校开展“在一起”的融情实践活动,加强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族师生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拉近了各族干部与群众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和谐校园。

  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中,我们深深认识到只有做到三个不能少,即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不能少,务真求实的工作态度不能少,“接地气”的工作方式不能少,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才能扎实做好,才能确保民族团结在校园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者系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