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海南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浅议
刘卫国
//www.workercn.cn2016-08-24来源:海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于7月份召开的省委六届十次全会,对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其中,着力打造农业“王牌”产业,被放在了此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的首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开展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创建活动。由此可见,生态循环农业,在海南农业“王牌”的打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生态循环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具有资源投入少、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系统功能强等优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有利于调精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义重大。如何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做好海南“农业王牌”这篇大文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注重生态循环农业的创新发展

  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技术创新是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要着重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料、节种、节劳和减排等技术。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一是依托省农资龙头企业大力推广优质、高效、无害的农资及技术,实施化学肥料减量化工程;二是实施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三是实施地力改良提升技术工程;四是实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五是实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六是推广循环经济高端技术装备。

  加快制定生态循环农业标准体系。生态循环农业标准体系,包括农业标准体系、农业质量监测体系和农产品评价认证体系。标准体系是基础,只有建立、健全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农业生产经营才有章可循、有标可依;质量监测体系是保障,可为有效确保农业投入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产品评价认证体系则是评价农产品状况、监督农业标准化进程、促进品牌提升的重要基础体系。

  做好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推广。海南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在点、线、面三个层次上重点推广以下五种主要发展模式。一是生物共生互利模式,包括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种养。二是开发利用有机废弃物资源、优化配套的物质良性循环模式,包括水陆交换的基塘农业模式、“养殖——沼气——种植”模式、“多位一体”的生态大棚模式。三是种养加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的开放复合模式,大力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副业生产,积极扶持第三产业,使种、养、加、贮、运、销、服务相配套,同时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形成以工补农、以牧促农、以农牧发展推进工业生产的生态经济大循环和开放复合式的结构。四是城乡一体化循环农业模式,充分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作用,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五是“三位一体”庭院经济模式,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庭院经济,以达到生态良性循环、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具有智能设备、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可通过生产领域的智能化、经营领域的差异性以及服务领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保障农产品安全、农业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农业。要在做好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通过文化创意,打造差异化、特色化主题公园和农庄、美丽乡村等业态,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出更多具有个性化的服务产品,提高游客的参与度、体验度,满足国内外消费市场需求。

  营造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有利环境

  首先,省市县各级政府应根据国家循环经济政策制定相应落地措施,理顺体制关系,编制省市县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出台相关扶持配套政策,设立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等。

  其次,对接资本市场,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发动中小企业及社会各界力量,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融资水平,解决资金难的问题,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循环经济项目采取PPP模式运作。

  再次,注重对理论与实践专业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引进懂化学、物理、生物、生态等科学方面的专家人才队伍,引进懂融资、懂管理营运方面人才,创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第四,加大宣传教育,营造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氛围,利用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低碳日、无车日、冬交会、农博会等各种活动,大力宣传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政策、技术、理念、产品等。

  总之,要全方位通过循环农业的内部创新与外部完善的结合,大力提高热带特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全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海南热带特色现代“农业王牌”,从而为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作者系海南省循环经济研究会秘书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