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推进重庆生态产业化发展的路径思考
杨果
//www.workercn.cn2016-08-25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按

  推进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对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新认识。按照生态即是资源的理念,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都是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和实现路径。为此,我们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区县领导来谈谈该如何推进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本期开始相关文章将会陆续刊出。

  生态产业化是指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市场化经营的方式来提供生态服务,从而建立起生态建设投入与效益良性循环机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缓解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其实质是针对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条件,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生态资本来运营,实现其保值增值,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是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也是对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化和拓展。

  因此,要立足生态保护抓发展,在“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基础上,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通过每个功能区域各具特色的发展,形成主体功能明确,五大功能区域有机联动,资源利用最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以最终实现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双赢”。具体而言,推进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加强生态产业化发展规划

  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民对良好生态的需要当作城市发展的投资需求来做。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资源、保护生产力。重庆生态城市建设应着力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严格按照各功能区域定位开发保护国土空间,形成“绿色布局”;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构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绿色转型”;着力打造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努力让居民共享“绿色福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树立“绿色导向”,将重庆潜在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新格局,促进生态产业发展。强化重点区域带动,在加强区域合作基础上,结合地域特点、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条件,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在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适当规划建设生态产业园,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着重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逐步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奠定生态产业化发展基础

  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是保障重庆各功能区域有效运转的“血脉”和“经络”。推进生态产业化发展,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必须大力提升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真正把五大功能区域串联起来,提高资源配置和通勤效率,实现联动发展、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奠定生态产业化发展的基础。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要推动公共交通包括轨道交通向城市发展新区延伸,促进交通网络融合。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要将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观念融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着力构建服务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物流配送和扶贫开发的绿色交通网络。

  构筑特色优势生态产业,优化生态产业化布局

  借助重庆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构筑突出特色优势产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是重庆生态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重庆要坚持资源优势与产业特色相结合,立足各区域功能定位,以生态产业为支撑,突出绿色发展,保护与发展并重,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生态工业和以生态旅游为统领的服务业,打造绿色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努力实现生态涵养与绿色发展有机统一,培育独具优势的产业竞争力。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彰显特色,促进产业布局与区域资源生态禀赋相协调,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优化配置,形成区域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产业政策要大力扶持新兴产业,淘汰传统落后产业,加快促进生态产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区内产业结构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利用生态经济区内丰富的资源,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

  全面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实现农旅结合、文旅结合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必须深度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充分研究当地的文化历史、自然地理、人文特色等因素,把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旅游资源挖掘出来,培育成最具区域特色的旅游精品。并以此确定旅游发展模式,走差异化路线,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推动旅游产业链的形成,释放旅游发展活力。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要重点发展人文旅游、都市旅游和城市休闲旅游业。城市发展新区要重点发展城郊休闲旅游业。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要重点发展人文旅游、生态旅游业。如城口县大巴山森林人家以现有农家乐为基础,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院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等服务,真正做到了农旅结合。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要紧紧依托民俗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少数民族地区民俗风情文化,重点发展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乡村生态旅游业,真正实现文旅结合。通过深入挖掘重庆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全面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实现农旅结合、文旅结合,进而打造国际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重庆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五大功能区域的定位,通过调整过剩的制造产能,把资源倾斜投入重庆的服务业上,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丰富服务业产品,提升服务质量。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应调整产业发展重心,发展以轻资产为主的社区服务、社区养老、社区医疗、翻译、中介服务等服务业,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应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资源加工、特色效益农业、生态旅游等服务业。重庆服务业的大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服务流程,精细服务环节,优化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范围,政府部门要完善服务业的监管体系建设,加强服务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服务企业要做到服务配套设施安全卫生,以人们的需求、满意为服务的最终标准,从而促进重庆服务行业整体品质的提升。(作者单位:重庆社会科学院)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