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以“民生十件实事”为抓手推进共享发展
——九论学习贯彻全省“两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6-02-22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到:更多

  

  民生是和谐社会之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民生十件实事’为抓手推进共享发展”“继续集中75%左右的财力,办实事求实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再次吹响了“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的集结号。

  过去的五年,我省始终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坚持经济换挡调速改善民生不减速,持续实施惠民富民工程,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调整不同群体利益关系,积极缩小差距,民生保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台阶,各族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挑战,面对全省各族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继续加大投入,增加供给,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全力以赴战胜各种困难,“民生十件实事”全面完成,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只有解决了民生问题,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真诚拥护,才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对于底子薄、欠账多的我省更是如此,改善民生尤为紧迫,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和谐与美丽,关系到富裕与开放,更关系到我们能不能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新的一年,经济新常态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和发展困境,可能还会持续加大、不断增多,在民生改善方面,区域发展还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乡居民收入还不高,脱贫攻坚任务繁重。但无论改革发展的任务多重、困难多大,都要把保民生的底线兜住。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们应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工作首位,以“民生十件实事”为抓手,继续集中75%左右的财力,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继续实施教育惠民项目、大力推进就业创业、有效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努力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积极推进老年人关爱工程、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办实事求实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兑现庄严承诺,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让我们高度关注民生、切实保障民生、持续改善民生,始终把民生放在首位,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解忧于民、取信于民,用脚踏实地的举措服务于民、惠及于民,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各族人民群众,以民生建设大繁荣助推全面小康大跨越。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