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以实干作答 写就“四个着力”大文章
——对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再学习再思考之四
本报特约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6-03-31来源:内蒙古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

  农历二月的天儿,虽仍有几分微凉,但春意已浓。

  有人说,辽宁经济像极了这个时节:尽管困难和挑战依然存在,却也有蓬勃的动力在蓄积,无限的希望在孕育。

  不过,与四季的更替不同,“发展之春”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动出现的。周期性因素也好、结构性矛盾也罢,在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中,要走出严寒阴霾,迎来繁花似锦,都必须得完成这样一个等式:思路+实干=成功。

  思路决定出路,它关乎全局、关乎方向、关乎长远。辽宁振兴的治本之策是什么?全省广大领导干部早已形成共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是一把全面开启振兴之门的“金钥匙”。

  实干才有实效,它关乎作风、关乎人心、关乎成败。为政之道,忧无策,更忧有良策而不落实。好的顶层设计,只有通过“最后一公里”的探索实践,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干,再好的思路也是要枉然,再近的目标也是“遥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历史节点,我们必须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将“四个着力”贯穿到振兴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以实干作答成就振兴“大文章”。

  正如这个春天,只有抓住节气,一根垄一根垄地 培,一粒种一粒种去播撒,才会有秋的收获和喜悦。

  (二)

  什么是“四个着力”?辽宁人已内化于心。

  为什么是“四个着力”?则需要我们拉长视线、放宽视野去寻找答案。

  先说体制机制。

  回顾辽宁发展史,我们经历过改革与脱困,经历过调整与改造,虽然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弊端却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我们计划经济的遗痕犹在、遗迹犹存。在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这一问题暴露得更加充分。比如重政府、轻市场,重审批、轻服务;比如国企改革滞后,历史包袱沉重等等。

  显见,经济新常态下,制度体系的滞后性,已经成为制约辽宁发展的最大障碍。

  问题既然躲不开、绕不过,那就必须迎上去解决它!

  有经济学家说:“任何制度都是对实际生活中已经存在的需求的响应。”而所有这些需求,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完善体制机制,我们要抓住“一子落满盘皆活”的关键领域,触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矛盾,进而解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桎梏。

  发展经济,政府置身事内,也要置身“市”外。要减少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集中力量把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则统统放掉减掉,把更多的劲儿用在着力优化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上,用在增加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上。这样,“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才能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国有企业,是辽宁的难得资源与优势所在。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不断增强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

  民营经济,是富民强省的“活力源”,扩大就业的“蓄水池”。要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打通融资渠道等多种方式,放心、放手、放开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发展。

  “只要打开一扇窗,屋子里就能洒满阳光。”新的体制机制,就是为市场主体打开的那扇窗。明媚的阳光,将使他们更加灿烂、更加茁壮。

  (三)

  “唱和如一,宫商协调。”

  当前,辽宁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还难以奏出“美妙的乐曲”。

  产业结构单一偏重、链条短、层次低,是辽宁振兴发展的突出矛盾。我们的结构调整仍不到位,增量中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不多,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的工业结构不尽合理,重化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例过高,“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偏多;我们的需求结构不够协调,多年来一直是投资拉动的“山峰凸起”,而“三驾马车”混合动力不强。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打造辽宁经济升级版,任重而道远。

  若不摆脱“路径依赖”,不克服“速度焦虑”,在旧的轨道上跑得越快可能“偏航”越远。我们必须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优化结构,得“加减乘除”一起做:加,积极培育和壮大新增长点;减,淘汰落后产能;乘,科技创新“攻一得十”;除,简政放权,释放活力。当前,要着力优化“加法”的“长板”,重点补齐“减法、乘法、除法”的“短板”,让四则运算更合理、更均衡,努力保证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四)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达尔文死海”成为热词之一。这种“技术转化过程中的空白区”现象在我省同样存在。而且,还仅仅是我们创新驱动战略中诸多的“痛点”“堵点”之一。

  我省拥有科研机构1763个,普通高等院校115所,从事科研活动人员达27万。看数量、谈实力,我们的“家底”都不薄。然而,这一资源优势却尚未转化为发展优势。自主知识产权相对较少、科技活动产出相对较弱等,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客观存在。统计表明,2014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经被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等省市甩开了一大步。

  当今,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化正在孕育兴起。在我们辽宁,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驱动作用的边际递减效应逐渐显现,资源环境的负荷也已逼近“天花板”。及早完成动力转换,是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要前提。

  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我们必须坚持把创新作为内生发展动力的主要生成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进一步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热情,点燃创新引擎。特别是要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等方面加大力度,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放在优先位置,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辽沈大地蔚然成风,以此集聚、释放强大的经济发展新动能。

  (五)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民生与发展从来都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只盯着经济数据的起伏涨落,忽视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真实的幸福感、获得感,就会透支社会发展潜力,甚至可能形成悲观预期与经济下行相互循环的放大效应。

  几年来,我省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的理念,既积极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有限的民生资源用在刀刃上,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老百姓的日子持续“拔节”。去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际增长达5.6%和6.3%.数据的背后,蕴含着这样一个事实: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但我们的各项民生指标却逆势上扬、全线飘红。

  然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越是困难,越要高度重视民生,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

  民生工作是件良心活。这里面的桩桩件件几乎都直接同群众见面、对账,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指南针”在他们手里;做得好不好、实不实,“评判权”在他们心中。所以,打造“幸福工程”来不得半点虚假,一定要把“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贯穿始终,把群众当作家人、亲人,常“卧听萧竹”,多雪中送炭;别虎头蛇尾,少锦上添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六)

  “四个着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纵览东北历史和现实,辩证把握共性和个性、外因和内因,号准脉后开出的一剂良方,是辽宁实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总命题、总纲领。

  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后,我们要反复沉潜、深入学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专门出台贯彻落实“四个着力”的《实施意见》,以及任务分解方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将其贯穿到“十三五”规划纲要等蓝图之中;这就是为什么,省委主要领导一直强调贯彻“四个着力”要方向不变、目标不变、力度不变。

  目前,我省经济发展中虽然有的数字还不那么好看,但是,从2015年的成绩单中,我们发现,随着省委贯彻落实“四个着力”要求的零延迟布局落子,其所激发的积极因素正在“日有所增”,一盘好棋已然可期。

  但是,这些,仅仅是开始。要使“四个着力”真正转化为我们推进各项工作的根本路径和普遍实践,还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打赢全面振兴这场硬仗,唯有坚定信心、拼搏实干。

  动车组之所以跑得既快又稳,是因为每节车厢都能提供动力。经济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只要我们上下同欲、勠力同心,“振兴号”必将载着4300万人民奔向美好的明天。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