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绿水青山要成为金山银山
王金胜
//www.workercn.cn2016-07-07来源:中工网—《劳动新闻》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突出强调,体现了中央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举措,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发展方向。实际上,绿色发展包含两层含义:经济社会发展要绿色,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留得住绿水青山,留得住乡愁;在保护好祖国大好河山、美丽环境的同时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真正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加强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人们虽然守着绿水青山,但物质的匮乏、经济的落后、生活的拮据,让他们对经济发展具有更多的偏好和冲动,面对着“要环保还是要温饱”“要生态还是要生存”的选择时更容易选择后者,这就需要在这些地区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使当地的干部群众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思想理念,避免采取竭泽而渔、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错误行为。

  加大对绿水青山的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全体国民的公共产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属于全体国民,作为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政府,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良好生存空间的责任。为了保护绿水青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改善该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政府需要不断加大对这些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生态补偿水平,通过不断输血,逐步提高当地群众的福利水平,这既是政府应该履行的生态责任,也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资本积累水平,不断实现资本深化和广化的重要条件。

  加快绿水青山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对于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既是提高当地群众生活便利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集聚,促进当地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道路、交通、水利、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完备了,当地群众的生活就会极大地改善,他们在面临是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绿色发展还是牺牲生态环境换取黑色发展的选择时,就更愿意选择绿色发展的道路。

  坚持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保护环境绝不是不要发展,否则就会陷入“环境中心主义”的错误论调,而这也明显有违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绿水青山”要想同时成为“金山银山”,在产业选择上就需要坚决抛弃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损害的“黑色工业”和“白色农业”,坚定不移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之路,选择一些适合本地实际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作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要多选择一些如旅游、创意、文化、休闲、艺术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生态损害轻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让群众真正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提高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从实践来看,当前“绿水青山”保持相对较好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避免如“污染避难所假说”指出的“生态危机转嫁”,需要政府加大对“绿水青山”地区的法律法规、环境政策、产业政策等公共政策的供给,用制度的力量保护好“绿水青山”。同时,政府也要提升对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在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市政服务、邮电通讯等方面加大供给力度,让群众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提高生活福祉。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