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集中力量提升消费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
徐建华
//www.workercn.cn2016-01-28来源:中国质量报
分享到:更多

  

  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及其催生的相关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新投资新供给,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作为全球制造大国,我国的消费品质量这些年有了大幅度提升,也涌现出了一批受市场欢迎、消费者喜欢的知名品牌和高质量产品,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也还存在消费者对消费品品质要求的日益提升与中国制造提质升级速度的矛盾,从舆论一直颇为关注的中国消费者海外购物、购买力外流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在2016年的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在今年的质检工作总体安排中,首要任务就是“提升消费品质量”。会议明确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今年要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全系统务必高度重视,从总局到各地质检两局,都要围绕消费品质量提升狠下功夫。

  提升消费品质量 是“新消费”的要求

  一直以来,出口、投资和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投资和出口动力不足的情况下,“第三驾马车”总会受到关注。只是稍稍不同于以往,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这次跃入舆论视线的热词是新消费。

  新消费,新在老百姓有了消费新需求,这个新需求就是对质量的需求,他们期盼市场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这会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改善供给;也新在新技术、新业态等创新了消费品,通过新供给反过来又催生新需求;当然也新在以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消费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消费环境,这无疑需要全国质检系统集中力量、攥成“拳头”,会同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开展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提升消费品质量。

  提升消费品质量,是质检系统今年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部署的一项具体举措。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11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11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1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这一系列的重要讲话和部署,其核心和关键是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推动中国发展迈向“双中高”。

  尤其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发布的《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更是明确提出了提升消费品质量并作出了一系列具体部署,比如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全面提高标准化水平,以更严的标准和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促进消费品质量的提升,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进跨地区、跨部门信用奖惩联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严惩假冒伪劣、价质不符等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使消费者放心消费,从而更好拉动内需。《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完善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大力推动中国质量、中国品牌建设,全面部署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增加新供给,满足创造新消费,形成新动力。

  “物美价廉”一直是消费者对商品的核心要求,它体现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双重标准,也一直是中国制造争夺市场极力追求的目标。然而在我国消费市场蓬勃发展之初,消费者对商品的真正要求其实是“价廉物美”,从日用消费品一次次的价格战就可见一斑。尽管对于“价廉”仍然十分中意,但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物美”已经逐渐占据主导,这就需要靠工业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来弥补。换言之,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我国的消费市场特征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从国务院这一系列“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的举措中不难看出,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新的消费需求,是“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支点。消费从低端走向中高端,必然会倒逼产业跟着进行升级,也从低端走向中高端,从而一起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中高端。要解决消费需要和消费供给上存在的矛盾和失衡,尤其是产品质量上的差异,必须加快构建良好的消费环境,使得广大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安心消费”和“舒心消费”,这就需要在引导产业升级提升质量的同时,也能在消费市场真正实现“物美价美”,物有所值,各取所需。也就是说,为适应“新消费”,产品要优化,政策同样也要优化;产业要升级,体制机制同样也要升级。

  提升消费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

  如何才能集中力量提升消费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作出了很具体的部署,包括:全国范围突出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儿童纸尿裤、儿童玩具、婴幼儿童装、厨具、床上用品、家具等老百姓普遍关心的10种消费品,各地也要结合实际选取一批重点消费品,运用各种质检手段,打好“组合拳”,像打大会战一样去抓质量提升。要以标准提升为引领,加快国内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或出口标准并轨,促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倒逼企业技术进步,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增加高质量、高水平有效供给。积极推广精益制造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解决一批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推行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对重点消费品开展重点性能指标比对,加大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和社会宣传力度,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和消费提示,加强消费引导。电子商务以消费品为主,要建立全国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及商品信息备案制度,加快构建“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诚信管理”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机制。

  从这份“行动单”上,我们明显能感受到质检部门的诚意和决心,提升消费品质量既针对空气净化器、儿童玩具等老百姓普遍关心的产品,也有近些年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既有通过“同线同标同质”的标准引领,也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推广等标本兼治的举措,还有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以及消费警示等新思路,重在优化消费环境,这正是看到了消费者的“担忧”所在。在消费者的消费考量中,产品的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它既包括产品本身的质量,也包括产品的售后服务和消费者维权渠道的畅通。提升消费品质量,就是要尽量消除消费者的疑虑,从而促进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