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斩断利益纠葛 车检才能化繁为简
涂启智 庄越之 堂吉伟德 陈怀瑜//www.workercn.cn2014-04-29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太折腾人了!”近日,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汽车检测场内,车主胡先生有些恼火。他说,为了汽车年检,跑了两趟还没搞定:上次来看见人车太多就走了,今天车检过关,可在准备申领检验合格证时,却被告知还有一个交通违法行为没有处理。

  毋庸置疑,汽车年检的初衷是好的,对保障车主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十分必要。但为什么现在取消家用车年检的呼声如此之高呢?问题就出在年检的操作层面,不少网友纷纷吐槽汽车年检的“繁与烦”:稍不留心过了年检期就得挨罚;年检耗时、费力、费钱;有的年检交钱就能过……家用汽车年检,怎样才能更人性化?怎样斩断其中的利益链?国外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做法?本期“读者参议”对此热议,敬请关注。——编者

  汽车年检服务应该更加人性化

  ■ 涂启智

  从保障交通行驶安全看,汽车年检有其必要性,但是检测难和繁与走过场并存、检测标准僵化甚至沦为“巧取豪夺”手段,给有车一族带来诸多不必要的困扰与烦恼,理当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近年来汽车年检问题日益突出,引发社会关注与热议。汽车年检比较集中、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检测标准存在一刀切、几近僵化现象。比如即便车检过关,假如还有交通违法行为没有处理,也不能申领检验合格证;再比如令车主哭笑不得也让很多人心疼不已的“车窗贴膜规定”,汽车贴膜是为了更好地隔热、防爆,年检时不管贴膜质量如何,也不管贴了多久,都要撕掉才能过关。车主贴膜一般要花费几千上万元,一年检就撕掉,无疑增加了民众用车成本。其二,年检服务质量不敢恭维。一方面,有些年检场站服务态度恶劣、服务质量低下,而且年检耗时、费力、费钱,让车主叫苦不迭,不得已只好再多出钱请人代办年检;而另一方面,一些代办机构办理年检时,检测场站只是让其“走过场”。其三,检测场站存在以权谋私乱象。除了个别检测场站工作人员与代办人员内外勾结,利用年检谋取私利之外,不少检测场站迫使车主高价购买其提供的器材,还巧立名目以所谓的“维修费”名义公然收取车主钱财,而车主为了迎检过关只能忍气吞声“被宰”。

  随着经济规模持续壮大、民众生活不断改善,中国必将进入“汽车社会”,汽车终将像电视、手机那样成为普通的生活用品。汽车年检制度很有必要与时俱进,更多地体现出检测的人性化与专业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步和民生福祉。首先,应改变现有检测方式,提升检测效率。可以探索实施年检预约、增加检测网点、简化检测程序等。其次,既要坚决打击靠汽车年检牟取利益的“代办黄牛党”,更要釜底抽薪下决心整顿与“代办黄牛党”沆瀣一气的检测场站人员。再次,对检测场站开展专项治理,让高价向车主销售器材、巧立名目变相乱收费等违规行为无条件退出市场。

  有人建议家用汽车3年或5年检测一次,至于年检时限的问题,笔者没有发言权,毕竟这是需要科学论证的专业问题,但希望相关部门对此民意予以重视,做足功课,找到保证安全与便民利民的平衡点。

  清理制度死角,斩断灰色利益链

  ■ 庄越之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37亿辆,成为汽车消费第一大国,令不少车主头痛的汽车年检制度亦面临反思。一些使用期限超过四五年的车,年检中少不了要被尾气排放、贴膜透光率、灯光亮度上的琐碎问题阻挠,可花上点钱或者换个检测站再次年审又可以轻松过关。

  车主对年检制度的不满,很大程度上源于年检系统内的灰色利益链。登录淘宝网搜索“年检代办”,便会弹出众多的代检广告,业务遍布全国各地。

  政府整治违规代检的行动也时有听闻,但是往往都是治标不治本。风头一过,这些一度潜入地下的违规行为又死灰复燃。我们必须承认,违规代检之所以存在,正是由于车主的需要,而车主为何愿意多花钱通过非正常的手段去年检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年检制度出了问题。

  车主亲自前往检测站年检,费时费力备受刁难;而多花几百元请人代检则是一路绿灯。这说明了检测站在年检时执行了双重标准,对于有利益来往的代办公司是“顾客即上帝”,而对于真正的顾客——车主则是“他人即地狱”。对于车主来说,多花钱请人代检固然节省了时间精力,但是这实际上是一种花钱买来“监督”的行为,即花费了不应花的金钱,又保证不了爱车的安全。

  破解双重标准的问题,在技术操作上可以通过增加汽车年检全程视频监控的环节,让监督机构随时可以调取视频检查,消除年检过程中的“过紧”或者“过松”的违规行为;同时车主也应该可以拥有自主查看保存视频的权利,一旦感到遭遇到不公平待遇,可以因此为凭据提出申诉。而最根本的是应该建立起追究机制,如果因检验不到位而发生事故,要追究检验机构的责任。如果检测站在惩罚制度的作用下,能够做到统一标准一视同仁,代办年检的中介公司也就失去了存身之地。

  当然,一项制度的改革时长日久,弊端的整改无法一蹴而就。那么,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是考虑适当延长汽车年检的密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应当从注册登记之日起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其中小型、微型非营运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很多车主都认为过于密集,有的甚至建议取消。取消年检固然无益,但是对不同车辆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更是没有道理。五六年内的私家车故障检出率其实非常低,因此应该适当延长年检周期,比如6年以内检一到两次,6年到10年每两年检一次。而对于运营车辆和保养不到位车辆,则要提高年检密度。

  世上并不存在完美的可以杜绝一切弊端的制度,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拒绝进行制度改革的借口。完善汽车年检的制度,配上坚决的执行力,是让车主放心、让代办公司死心的一个重要途径。

  国外的汽车年检更多元化和人性化

  ■ 堂吉伟德

  “中国式车检”一直为人所诟病,这其间主要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指定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形成行业垄断;二是年检门槛高,手续过多,效率严重偏低。集中而垄断的车检已然成为行业逐利的手段,并带来了秩序拥挤与混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安全与管理目的相同的情况下,手段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就值得比较。国外的车辆年检是另外一番景象:在澳大利亚,车检的地方,其实就是修车的地方,检查的过程一般五六分钟,检查费用35澳元,然后购保险交登记费,就可以上路行驶了。在美国,汽车年检由州警署审核合格的各个汽车维修点负责,这些汽车维修点包括加油站、汽车经销商、汽车零配件经销商等附设的维修部,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加油站附设的维修部。在德国,新车前三年只检测一次,以后每24个月检测一次,但由于有多家具有资格的检测机构竞争,服务态度好,收费也很低。其他如法国等国家,在模式上都大同小异,以至于在法国的大街上,至今还可以看到上世纪70年代的老爷车。

  总的看来,国外的车辆年检有几个共同点,或是根本没有强制年检的规定,每年只是按时把税跟保险交了就可以了;只有在出售过户时,做一次全车检验即可。或是车主给车管所寄去相关费用后,车管所主动印着年份的彩色小贴纸便通过,超过期限的则规定几年作一次检测,达标就继续贴小彩纸。总之是门槛低、多元化和人性化。而“中国式年检”附加了太多的门槛,其间也不乏“靠山吃山”的潜规则,行政许可被一些人用到了极致,增加了有车族的负担。正是因为如此,才有很多人强烈要求取消年检制。

  在简政放权和提升服务的大背景下,虽然取消“中国式年检”并不现实,但对其进行改良却无以回避,比如放开异地审车,或者放宽新车的年检时间,或者放开市场准入,让更多的检测机构参与,或者打破地域限制,实行全国一盘棋。总之,需要管理部门转变高度行政化和垄断化许可管理模式,逐步放开市场降低准入门槛,并最终实现由僵化式管理向人性化服务转变。

  可实行社会化车检

  ■ 陈怀瑜

  “车轮上的中国”,已言不为过。可挥之不去的车检,却屡遭诟病。原因不外乎几点:车检站点少,分布不均衡;检测耗时长,服务态度差;交钱好办事,检测走过场等。

  汽车年检亦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一方面要进一步放开汽车年检的市场化服务,健全规则,由定点制度向资质认定制度转变。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倒逼检测严格把关。如果有良好的制度设计和监督体系,比如通过责任倒查机制,社会化车检模式中,车检安全性一样可以得到保障。

  笔者对社会化年检,有以下建议:

  其一,全部车检过程,均应通过全程视频拍摄留存,以防弄虚作假、走过场。

  其二,将所有检测人员、负责人及检测流程、检测情况、处理意见等,即时记录,同步登录交管平台,录入检测数据库;并由交管部门进行核实、签批、录入数据库存档,以备核查或追责之用。

  其三,从具体繁重的检测工作中脱身的交管部门,可集中执法力量,对车检机构开展检查、抽查,并随机对上路车辆进行核查。一旦发现问题,即可启动责任倒查机制,追究车检时的具体人员、负责人及车检企业的责任,并依法做出处罚,严重者吊销企业车检资格。

  其四,将车检处罚情况,汇总并录入社会诚信“黑名单库”。使车检违规者为其违法行为买单,并影响到其社会声誉和后续经营,增大违法的社会成本;以此警醒参与车检的企业,不敢轻易逾越法律红线。社会化车检的安全性,即可得以较好地保障。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