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媒体深度报道要紧扣时代脉搏
万玮
//www.workercn.cn2015-12-12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所有人向所有人的传播”成为自媒体时代舆论场的显著特征,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报道分秒必争、无孔不入,在时效性上处在下风的传统媒体将深度报道作为与之抗衡的王牌,纷纷开设了深度报道版面。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在信息碎片化、海量化的全媒体时代,人们并不满足信息的堆砌,而是更想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为何会如此”,深度报道对新闻事件的纵深挖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新闻事件的深度阅读欲,确实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的主要利器,也是提升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然而,必须引起警惕的是某些深度报道出现了剑走偏锋的现象,在报道主题选择上,不看主流看支流,放大社会阴暗面,追腥逐臭。内容庸俗、媚俗,赤裸裸地宣扬“精致的利己主义”“狭隘的极端主义”“庸俗的消费主义”,偏好雷人、雷语,崇尚“娱乐至死”。部分深度报道甚至成为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这种不良倾向助长了社会风气沉沦,人心涣散。

  早在一百年前,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就曾经说过:一个唯利是图、蛊惑民心的媒体,最终会制造出像自己一样卑劣的人。

  深度报道以“内容为王”,那么,应该以怎样的内容为王?当下的时代特征就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惠及亿万人民的宏伟目标。只有牢牢把握这一时代特征,融入到这一滚滚洪流中,深度报道才有安身立命的政治基础、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才有生命力,进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深度报道的题材选择上,应紧扣时代脉搏,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把握好时、度、效,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新华社的长篇通讯《面向未来的赶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访记》,以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为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这正是这个时代中国社会最本质的特征和最重大的主题。深度报道的题材选择要敢于直面问题。在目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转型期,新课题层出不穷。要反映时代整体风貌,推动社会向好发展,深度报道就必须有问题意识、忧患意识。报道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出建设性意见,要解开“扣子”,指出“路子”。正如普利策所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一些从难点、热点和敏感点切入的报道振聋发聩,以舆论特有的强大力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社会改革发展的进程。记者调查揭开了“孙志刚之死”的真相,引发全社会反思,直接推动了收容制度最终废除。荣获第21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的《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以宏观视野,透彻分析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启迪,发出警示,不要等面临灾难之后才学会反省,要时时与自然和谐相处。

  深度报道无不在立意的“高度”上较量。那么,“高度”在哪里?标杆是什么?深度报道传递的价值观应该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是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地。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长期形成并经其成员认可的基本价值理念,集中体现了国民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是社会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增强本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极其重要。

  在浩如烟海的重大新闻报道中,历经漫漫时间长河流传下来,至今仍然滋润人心的报道无不凝聚着社会核心价值观。《雷锋故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这些报道影响了几代人,这些报道典型身上闪烁的思想光芒、美好人性,超越了时空,依然烛照现实与未来。

  与之相反,有些深度报道主题挖掘不可谓不深入,比如两家颇有影响的媒体关于复旦大学学生被毒杀事件的长篇报道,报道尺度违背了新闻伦理和新闻规范的基本判定,对媒体自身的价值追求也是一种矮化,无疑是自毁形象。价值观的陷落,让一些曾经追求卓尔不群的媒体沦为平庸,名噪一时的“新闻圣徒”也身陷囹圄。

  党的十八大勾绘出国家的价值内核、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人民的精神家园,成为当代中国精神世界的“价值公约数”。这一“价值公约数”就是深度报道的价值标杆。输出传播“价值公约数”,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思维方式,使之接受“价值公约数”,唱响昂扬向上的正气歌,涵养浩然正气,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这样的深度报道才能镌刻出时代的高度。

  深度报道主题厚重,但是不能陷入抽象的概念推导,要让鲜活的具象载着思想飞翔,表达方式与传播手段应该与时代相契合。博客、微信、微博等新型传播形式的出现,带来了清新鲜活的草根气息、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一些网络热词更是精准地折射出当下大众的社会诉求和心理。深度报道要博采众长,吸纳这些新鲜元素,勇于突破陈旧形式束缚,跳出习惯思维定势。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急剧改变着世界,先进的技术手段同样能为深度报道的传播插上“翅膀”。新华社在深度报道选题确定后,通过@新华社中国网事、@我报道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互动式意见征集,报道还在萌芽期间就开始预热,先声夺人。当深度报道推出时,新华社新媒体均联手推出相关内容,这种集成报道理念,为深度报道开辟出前所未有的覆盖面,扩大了影响力。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