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城市,不能丢了“心”
曲哲涵
//www.workercn.cn2016-04-01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城市也有颗“心”。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的情况,是其“心跳”是否健康的标志。把“心”伤了、丢了的城市,建得再美也没有意义

  去年,北京市要把通州区建成副行政中心的消息发布后,住在那儿的父亲满怀憧憬:公共服务肯定上台阶,听说迁过来不少好医院、好学校呢,家里老的、小的都受益!

  可最近,提起新城建设,老人抱怨连连:建筑工地大半夜施工,吵得人睡不着;盖的净是办公楼、商业中心,现在老人越来越多,咋不建几所养老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原来出家门三五分钟就有菜摊,新鲜又便宜,现在得走二三十分钟才有卖菜的超市,菜又蔫又贵……“照这个架势,城市整得再漂亮,我们都不稀罕!”

  政府搬迁有时间安排,办公楼、商场总得盖,工期不能拖,居民日常生活被打扰难以避免。不过,在建新城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兼顾百姓利益,避免患上“为城而城”,不顾居民体验的“城市病”。

  如今在许多地方,城市日益现代化,街道越来越整洁,居民生活却越发不便——碍眼的摊档、早市拆了,寸土寸金的绿化带占了,走街串巷的小贩撵了,社区广场宁可空着也不准居民摆个跳蚤市场……这样的“城市病”,眼下不独一时一地有,而是成了“多发病”“传染病”;不仅拔地而起的新城有,大拆大建的老城也有。

  城市也有颗“心”。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的情况如何,是其“心跳”是否健康的标志。把“心”伤了、丢了的城市,建得再美也没有意义。

  如何让这颗“心”更健康?

  城市规划要有大格局。特别是那些在建的新城,大到功能分区注重职住平衡以缓解潜在的交通拥堵;中到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以根治“马路拉链”;小到社区内部预留出托老所、养老院的空间以应对老龄化到来……只有一次搭好“骨架”,才能避免未来拆拆改改,搅扰居民。这些年,中国的城市日新月异,这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但也在无形中割断了人们的乡土情感纽带——很多人找不到故乡,因为举目四望,熟悉的街巷、老树不见了,相处了几十年的老街坊散伙了。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等“基因”能传承多久,人们对居住城市的情感有多深厚,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城市规划的目光有多高远。做不到这一点,城市之“心”便有先天不足之症。

  城市建设要照顾百姓需要。交通、供电、供暖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及维护要标准化,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在城市空间分布上要合理化,银行邮局、菜摊食肆、家电维修等商铺较之社区生活半径要便利化,体现出城市在接纳人、服务人方面的普惠性。而售旧买旧的跳蚤市场、颇受争议的集体舞广场等看上去杂乱的场所,能够增强人们的归属感,促进各群体融合,也不应“一刀切”。楼宇的高度、夜景的颜色、雕塑的造型,不是一个城市的主体;浸润了烟火气、笑谈声,便捷舒适的百姓日子,才是一个城市的尊严。

  城市管理上要体现“善治”。要与人为善——为了人而管好城,而非为了城而管好人。有了这个指南针,例如能不能把约车平台变成租车服务的“正规军”,可否让小商贩把滚着露珠的新鲜蔬菜摆在老人晨练的广场旁,如何让早市、夜市变成小白领们还房贷的辅助性收入来源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要长袖善舞——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对城市运行状况实施动态掌握,开展全周期管理;与居民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进行合作型管理。就拿噪音治理来说,不妨设想:这边居民拿起手机APP报案,那边环保局安放在建筑工地的移动终端就能报出噪音数值,如果建筑方对提示置之不理,环保局就通知供电局“定点拉闸”,如何?

  新城无“心”,不如不建;老城“心衰”,要加速诊治。目前,我国有7.5亿人生活在城镇,到2020年,还将有1亿人成为城镇常住人口。城市越来越大,我们希望,她的“心跳”也能够更加强劲有力。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