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深化精准扶贫工作
郑佳丽
//www.workercn.cn2016-06-07来源:南宁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前,广西正在掀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的使命感紧迫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来得强烈。在这个重要关口,首府南宁如何率先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需要我们深入领会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机遇,努力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扶贫方式转变,以扶贫方式转变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一、当前扶贫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剖析

  当前,南宁市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部署要求,立足本地实际,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和可喜成绩。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扶贫发展仍然面临资金缺乏、劳动力缺少等诸多难题,扶贫工作仍然存在脱离实际、扶贫失准等不足。

  (一)不少贫困对象“三缺”(资金、技术、劳力)现象较为普遍。通过对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发现,绝大多数贫困户发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一方面,缺乏劳力、缺技术的问题,短时间内很难立马解决。另一方面,在仅靠土地已经难以维持生存的情况下,导致大量劳力外出打工,这种劳力大量外出造成的农村空壳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面临的现实难题。

  (二)一些贫困群众参与程度较低,参与积极性不高。目前扶贫多是自上而下、单向的政府行为,扶贫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多由政府部门负责,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在内的不少受益群体只能被动的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导致扶贫项目的设计不能精准满足贫困对象的实际需求。

  (三)少数地方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滞后明显。以物质基础建设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其所取得的成效明显大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扶贫开发中,劳动力培训是培养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者自身发展能力,实现最终脱贫目的的重要方式,能够直接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但目前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不强,导致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覆盖面不宽。另外,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要侧重于对劳动力文化、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忽视对劳动者思想观念素质的提高,难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四)返贫问题在一些地方依然较为严重。由于一些贫困地区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较弱,在个别地方脱贫后的农民返贫问题较为突出。另外,对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户而言,政府就是慈航普度、救苦救难的菩萨,欲壑难填的依赖心理较为严重,往往特惠政策“断奶”之日,就是他们返贫之时。

  (五)扶贫工作方式有待改进,扶贫力度亟须加大。一方面,不少扶贫工作者的群众工作能力不强,深入基层调研方式方法不科学,了解问题不够深入、不够精准,导致在顶层设计扶贫方案及相关标准时不够科学、不接地气。另一方面,个别地方扶贫工作力度亟须加大。一些地方扶贫工作者偏少,除了完成自身业务工作外,还需对扶贫工作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工作压力大,疲于应付,难以深入,导致扶贫失准;还有的扶贫工作者不愿为提升扶贫效果而承担责任,对于扶贫只是停留在形式主义,未能充分考虑贫困户的实际致贫原因,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改进工作作风,加大工作力度。

  二、谋划做好扶贫工作的科学思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为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提升扶贫工作水平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思路。

  (一)要将创新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不仅是对全党全社会提出的紧迫任务,也是对广大基层工作者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从如期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出发,鲜明突出地把创新纳入扶贫范畴具有指引方向的重要意义。我们在扶贫实践中,要优化劳动力、土地、技术等要素配置,强化扶贫对象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完善落实激发扶贫对象自主脱贫的政策举措,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率先形成以创新为重要动力的扶贫模式。

  (二)要将协调作为精准扶贫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协调发展理念,旨在补齐发展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统一,是立足长远、谋划全局的战略考量,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当前我们精准扶贫工作正在深入开展,但有的地方还面临着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扶贫工作中发现,由于农业基本生产条件较为薄弱,农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加快推进扶贫发展一体化意义更加凸显、要求更加紧迫。推动“十三五”时期南宁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增强扶贫工作发展整体性和协调性。作为首府,南宁要在扶贫工作协调发展上交出合格答卷,将协调作为精准扶贫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一项紧迫而光荣的任务。

  (三)要将绿色作为实现扶贫永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绿色扶贫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必由之路。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脱贫致富。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生态问题如果不能引起足够重视,生态危机将越来越成为制约发展质量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扶贫工作中发展经济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在扶贫开发中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扶贫产业体系。

  (四)要将开放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补充。开放发展是中国基于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不断扩大开放、提高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不是独善其身,而是互利共赢,志在打造包容共享的发展共同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坚持开放发展,才能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促进经济繁荣发展。扶贫工作同样如此,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都存在贫困及扶贫问题,如何科学抓好新时期扶贫工作、打好扶贫攻坚战,既需要我们吸取和借鉴全国各地乃至国外成功经验,科学谋划和推动我市扶贫工作,又需要积极引进和充分利用各方技术、资金等加强和推动扶贫产业发展。

  (五)要将共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必然结果。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发展就是要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追求以民富优先,带动国家进一步发展。共享发展的部署安排,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层面,每一项安排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息息相关。当前,我市扶贫工作尽管成绩斐然,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分配不公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要想完成全部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还很艰巨。因此,我们要按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集中力量补齐发展短板,切实让广大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三、新时期实现精准脱贫的举措

  (一)要创新扶贫发展理念和方式方法。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新时期我们要做好扶贫工作,一是要扶志,确保思想脱贫。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必须改“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必须让贫困群众主动创造、自主脱贫,防止“贫穷更好、越穷越好”思想的萌生,不能让“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在群众中蔓延开来。再好的扶贫政策,贫困群众没斗志、不主动也是枉然。没有人天生就愿意贫穷,他们或因地理环境条件影响,长年累月养成“随便”的思想;或因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遭遇重大变故,深受打击而失去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所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作为党和人民的干部,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摸清贫困群众的基本情况,找准思想上的“穷根”,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帮助他们重拾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树立人穷志不穷的理念。二是要扶智,提升致富能力。贫困群众之所以贫穷,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知识和生产生活技能的缺乏。所以,在树立贫困群众致富信心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贫困群众的生产技能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贫困家庭中的“80后”“90后”农村青壮年的培训,以确保脱贫致富的延续性。三是要创新,引导致富之路。贫困农户一般缺少劳动力或年老体弱,独立从事农业劳动已力不从心。要鼓励党员、团员和种田能手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组织,吸纳贫困农户加入,政府从人才、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

  (二)要统筹协调解决扶贫发展不平衡问题。一是要把精准扶贫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实施特色项目工程,深入开展十百千亿元大招商等活动,着力抓好区域经济与整乡推进、连片开发的协调联动,真正使扶贫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二是要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帮扶、精确管理。贫困群众致贫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灾致贫,有的因家庭负担重而致贫,有的因不具备或丧失劳动能力而致贫。因此,精确扶贫既要注重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又要注重分类指导、因户施策。三是要解决好贫困户及位处贫困边缘的农户的发展问题。不要让一些位处贫困边缘的农户心理失衡,从而激化新的社会矛盾。对于这类贫困户,扶贫工作首要的不是给钱给实物,而是要改变其思想与认识。

  (三)要加快发展壮大绿色扶贫主导产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资源禀赋,实施“一区(县)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力争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劳动者有增收技能的目标。一是引进资源性产品加工企业。运用乡村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相对较低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引进资源性、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乡集镇创办加工企业,以吸纳贫困农户劳动力就近务工。为此,要加快乡集镇建设,为引进资源性产品加工企业创造必备条件。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本地特色产业。贫困地区一般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通乡通村公路也基本建成,完全具备开发乡村旅游的条件。要做好旅游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服务人员培训,支持贫困农户发展农家乐。此外,还要把精准扶贫与生态环境治理结合起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整治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加大整改力度,切实把保护生态作为扶贫开发的生命线贯穿到扶贫开发的全过程。

  (四)要突出开放带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化对外开放,这是我市持续的重要途径,精准扶贫同样如此。通过对外开放合作,借势借力,利用好外部资金、技术、经验,精准扶贫可以实现在大开放的格局中提速增效。当前,南宁市要坚持在开放中抓扶贫,以扶贫倒逼深化开放合作,依托政策机遇,着力构建大开放格局,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汇聚强大的项目流、资金流、政策流。一是引进企业为贫困农户就近务工创造条件。由于贫困农户一般上有老、下有小,不具备外出务工的条件,因此,要想方设法为他们就近务工创造条件,以取得工资性收入。二是为缺少资金的贫困农户解决生产资金。贫困农户普遍无资金投入再生产,因此多支持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通过政府担保和贴息为贫困农户提供贷款。注重政策导向,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多、支持扶贫工作的企业提供资金、技术支持,鼓励外商投资兴业,全面提升开放合作带动效益。

  (五)要加大扶贫工作力度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要聚焦扶贫力量,形成攻坚合力。统筹领导力量、干部力量、社会力量、群众力量,把精力集中到脱贫攻坚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扶贫开发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重大决策亲自谋划、重大工作亲自推进、重大任务亲自落实。二是要下功夫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明确扶贫资金是带电的“高压线”,健全和完善全过程、全方位、网格化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允许违法违纪违规使用扶贫资金,坚持公开透明,严格责任追究,保证扶贫资金一分不少地用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三是要下功夫持续转变作风。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组织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推进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机融合。坚持一手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一手抓特色项目工程,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用求真务实的作风来保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应有成效。(作者系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党政办副主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