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重塑乡贤文化
本报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6-06-13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端午的鼓声,让人们又一次回到了历史和乡村,念屈原,思国士,怀乡贤。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土社会的一朵奇葩,历千百年而留芳。在社会转型时期重新建构新乡贤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乡村、破解乡土社会多重困境、推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中华文明进程中,乡贤文化在古代乡村治理结构中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方民众敬重、推崇的贤德长者,乡贤重修身,兴教化,崇善举,德行高尚,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对乡土公共事务有突出贡献,以强烈的道德文化影响力造福一方。

  他们有文化见识,有奉献精神,通过宗祠、乡约、仲裁、兴学、崇孝、义赈、义庄以及修桥补路挖井筑堤等善举,涵养一方水土的文化带动力,培养引领一个地方的文明教化风尚。

  他们维护乡土社会的有效运转,促进政令推行、民意上递,协调冲突,化解社会矛盾,传承地域文化传统。

  他们在乡民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方面发挥着示范与规制作用,使人们行为有法度,价值有引领,操守有规范。他们是保障社会基层长期稳定与和谐的基石,推进了地域文化繁荣与发展。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乡愁”,不只是山水,更是风物与精神。要让城乡背离的态势逆转,必须重建乡土社会。而乡土社会的重建,关键是促使现代人才和现代知识输入到乡村里去。

  我们欣喜地看到,新乡贤正从现代乡村社会破土而出,发芽拔节。新乡贤是一批富于奉献精神的时代精英,既有长期扎根本土泽被乡里者,也有从乡村走出去又回归乡土反哺桑梓者。无论本土威望有加的贤德长者,或是解甲归田、怀富回乡的故土游子,或是身居都市、心系乡士的鸿儒硕彦,都怀揣着浓得化不开的深深乡愁,一头扎进眷恋的土地,奉献自己,造福乡亲。他们拥有现代理念、广阔视野和成功经验,以自己的品德、学识、专长、财富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维护社会公正,凝聚人心,让现代的法律和契约精神与传统的价值和伦理得以协调;他们既传承乡贤文化的历史传统,又创新乡土文化建设,其事迹其风范都具有积极意义。

  当代中国需要乡贤文化的复兴。近年来,新乡贤的培育、提倡、褒扬已得到各级党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湖南多地举行了新乡贤的推选评比活动,广大乡村正在逐渐形成良好的新乡贤文化风尚。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寻访新乡贤”系列深读报道,选择其中的一批突出者进行推介,旨在推动新乡贤形成蓬勃之势,让新乡贤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扎根开花。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