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影评的明天取决于能否回答时代挑战
——谈新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发展 
李建强
//www.workercn.cn2018-04-26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回溯前10年,电影理论批评是有过自说自话、顾盼自怜,被市场和受众抛弃之尴尬经历的,教训深刻,实足为诫

  ■影评的明天将取决于批评如何应对发展了的电影业态,如何回答时代提出的挑战。中国电影批评要自立于艺术之林和体现自身价值,根本还是要作用于中国电影,因此,迫切需要曾经“失语”的电影批评振作起来,重新回到中国电影事业整体发展格局中来,回到本土实践中来

  ■电影作为一种当代艺术,在智媒时代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影像的内容分发和形式表达纷呈,其未来发展充满无限可能性,对它的研究也就不断需要以新的视角切入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像一部过山车,大起大落,跌宕起伏。若以流变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压抑性爆发,鲜花怒放;九十年代中期以降的低落;新世纪以来的螺旋式上升,重归常态。本文之所以把2010年作为一个时间节点,不仅是考虑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段落,而且是因为这一年,中国电影借助多年来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的加速度,以超出人们想象的方式逆势上升,实现了两个“第一次”:全国故事影片生产总量第一次超过500部,达到526部(上一年为456部);内地票房第一次超过100亿元(上一年为62.06亿元)。这两个“第一次”创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历史新高。更为全面的数据表明,中国电影已走出困境,到了收获产业化改革发展红利的新起点。

  中国电影生产的新发展和新格局,对于电影理论批评的提振作用是显著的。甚至可以说,电影业态发展推着电影批评向前走。正是由于电影发展大势的裹挟,面对新世纪电影工业生产体系建设和亿万观众的殷切期待,借助互联网时代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技术的快速进步,2010年以来的中国电影批评一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长达10余年的颓势和沉寂,重返对创作发声、为走向把脉、重理论引导的本位,呈现出立足现实、追踪前沿、整体突进的态势。这一势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在新时代的常态。

  从“失语”到“参与”和“在场”

  具体说来,这一新的常态的表征,第一体现于校正方位,注重作用于电影实践。

  理论批评界深刻认识到,影评的明天将取决于批评如何应对发展了的电影业态,如何回答时代提出的挑战。中国电影批评要自立于艺术之林和体现自身价值,根本还是要作用于中国电影,因此,迫切需要曾经“失语”的电影批评振作起来,重新回到中国电影事业整体发展格局中来,回到本土实践中来。批评家们努力校正批评的方位,深入探讨当代中国电影的现状和特点,准确反映电影创作的成败得失,不仅成为电影发展的现场参与者,而且力图站在时代的前列,影响与引导创作健康而持续地发展。

  一个时期以来,《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电影创作》《中国电影报》 等专业报刊相继开辟和推出“本期焦点”“特别策划”“长短辑”“新作热议”等专栏,全面及时地对当下的电影作品和创作现象进行评述,对电影业的体制机制矛盾进行剖析,对电影产业的重大调整发表见解,对电影的未来发展提出期许。比如,2010年对电影产业化与类型化、电影强国与国际竞争力、电影产业与金融对接、WTO与中国电影等的研究,2011年对武侠片与武侠文化、中小成本电影、“80后”电影、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动画学派、纪录片、贺岁片等的解析,2012年对类型片创作、民族题材影片、香港厦语片、“电影新政”等的思考,2013年对当代华语电影、青春片、轻电影、电影商业模式、二三线电影市场、小镇青年等的忖量,2014年对互联网时代影像生产与传播、产业链各环节、电影经济属性、国际视阈和经验以及某些倾向性、苗头性的现象的关注,2015年对电影本体论、艺术电影、电影新力量、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的呼唤,2016年对IP改编、银幕形象创造、二次元、新型主旋律创作、中外合拍大片的探讨,2017年对全新视野、观众的分众分层分需、电影文化自信以及新主流大片的定位与发展的凝视……范围之广,反应之快,切入之深,都超过了以往。可以说,电影生产中每一个新现象,电影业态的每一个新变化,都成为电影理论批评的对象,实实在在体现了理论批评的“参与”和“在场”。

  带来以人为本的新语境和新视野

  其次,融入时代,开拓新的生存空间。

  众所周知,随着计算机、手机、互联网的迅速勃兴与发展,整个世界和人类生活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时期以来,各类电影论坛和影评博客悄然兴起,并快速攻城掠地。网络媒体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艺术生产力,也赋予大众更多的话语权,从而“颠覆了传统影评中的精英话语权威,由高端向平民,由个人向群体转变”。应该说,对这一不可逆转的重大变化,起始理论批评界是不够敏感的,甚至可以用“视而不见”“集体抵制”来形容。理论批评的“慢半拍”,自然有对新生事物必然经历的认识过程,更有其思想方法上的障碍。究其根底,还是在于传统“精英文化”对于“草根文化”的睥睨和轻慢。

  互联网的兴起,给我们带来以人为本的新的语境和视野,而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持续红火多年而生生不息,必有其合理性。对它的冷漠与亲近、鄙视与正视,实际反映了影评人的立场和态度。回溯前10年,电影理论批评是有过自说自话、顾盼自怜,被市场和受众抛弃之尴尬经历的,教训深刻,实足为诫。因此,一旦认识到新媒体影评的合理性、必然性及其不可替代性,批评家们纷纷放下身段,真诚地拥抱网络大众影评(包括建网站、开微博、扫微信)。从理解到关心、支持,进而成立专门委员会,身体力行地开展对话、网上网下进行全方位交流,成为电影批评界的主流。相关的研究专著和理论评论文章也接踵而至。一时,批评家与网民在新媒体上共舞,网下美文与网上奇文齐飞,形成了一道靓丽的景观,使人仿佛又依稀回忆起1980年代大众影评的“惊天大潮”。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