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自贸区建设须先做好人才文章
陈清
//www.workercn.cn2015-04-28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加快制度创新、功能创新、管理创新,形成改革高地,构建全方位开放新优势,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推进这一系列重大创新,最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

  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实践表明,自贸试验区建设面临着人才总数不足、人才结构不匹配等突出问题。有关负责人说,我们急缺精通服务业、金融业、离岸贸易的人才,甚至到了求贤若渴的地步。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在筹备阶段,就已经备受人才不足带来的困境。可以预见,随着自贸试验区建设步伐加快,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更加紧迫。

  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突出位置、优先位置,积极学习借鉴吸收国内外自由贸易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着力对接和满足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人才需求,加快打造开放程度高、聚集能力强、体制机制活的人才特区,为自贸试验区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规划先行 定位紧缺人才

  加强人才资源的研究和规划,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在对区域内人才吸引、保有、流动数量和质量做出全面、动态的分析基础上,科学研判人才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建立自贸试验区人才数据库。根据自贸试验区总体发展战略,分解人才需求目标,建立人才紧缺指数发布制度,定期发布人才需求目录。积极搭建各类权威信息资源平台,向海内外发布人才信息、人才政策。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培养和引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紧缺人才。目前,自贸试验区建设普遍急需规划建设、航运物流、财税金融、国际贸易、港口管理等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国际化素质的人才。从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来看,金融、航运、商贸、文化、专业服务等领域的人才相对匮乏、缺口很大。以金融为例,纽约、东京等金融贸易中心金融类人才占到城市总人口的10%,而上海刚刚跨过1%的关口,有国际化经历更是仅占其中的1.4%.必须以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复合型“三化一型”为方向,以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和重点研发平台为依托,加大自贸试验区建设亟须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充分发挥各类创业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生产力促进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及其他各类研发平台的作用,大力培养引进造就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引领带动作用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市场导向 拓宽引才路径

  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资源大市场,是全球化时代的大势所趋。自贸试验区建设必然催生大量的多层次的人才需求。要坚持市场导向,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人才资源市场,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密切自贸试验区与区外人力资源市场之间的合作,促进信息互通有无、人才自由流动。发挥自贸试验区所在省市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与有关高校人才建立供给合作关系协定。不定期举办自贸试验区人才招聘会,鼓励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虚拟人才市场。

  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应实施更加灵活便捷的人才政策。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资源是弥补自贸试验区人才缺口的重要途径。要完善人才的户籍、税费、住房、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出入境便利化,参加专家评选和政府奖励等方面特殊政策措施,改善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建立人才服务联动机制,整合公安、教育、卫生、社保等部门服务资源,快速高效地为人才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构建涵盖人才开发各个环节的公共人才服务平台,完善人才服务中心职能,推行“一站式”“马上就办”的办事机制,提供全方位、专业化、高水平的服务。引入公共人事外包模式,制订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发展和规范各类人才服务中介组织,不断提高人才服务水平。

  接轨国际 创新体制机制

  自贸试验区应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推动人才管理服务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探索柔性引才机制,采取项目技术合作、技术咨询服务、兼职兼薪、联合开发、智力入股等各种灵活多样方式,引进或使用国内外优秀人才智力。鼓励探索符合国际惯例、具有引才竞争力的薪酬定价机制。建立人才资本产权激励制度,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鼓励高层次人才这些生产要素为资本创办企业。优化创业孵化机制,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加大财政贴息力度,建立健全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和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和氛围,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护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创新权益,鼓励人才创新。

  全面参与包括人才在内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是自贸试验区的应有之义。必须以自贸试验区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坚持引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和提高存量人才国际化水平相结合,打造国际化人才集聚地。进一步加大国际招才引智工作力度,遵循国际通行标准和录用程序,大力推进并实施面向全球的人才招聘制度。比如,可以借鉴新加坡成立“联系新加坡”组织推动企业与全球人才联系等先进经验,建立海外人才联络专门机构,健全海外人才信息库,完善海外人才服务保障措施。完善外资设立人才中介机构政策,支持国际猎头公司或国际人才中介机构在自贸区设立合资或分支机构。努力提高人才培训的国际化程度,加强与境外高校、科研和培训机构合作,吸引跨国公司、境外著名培训机构和国内培训机构以合资、合作等形式建立培训机构和举办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同时,在国外知名高校、培训机构建立培训基地,选派行业和部门的优秀人才到国外大学深造或挂职培训。完善出国留学、招收国外留学生政策,建立学历、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国际互认制度,促进自贸试验区与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