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江苏如何分享上海自贸区溢出效应
//www.workercn.cn2013-12-24来源:新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近邻,江苏如何把握重大机遇,分享溢出效应,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省委党校第6期县处级中青年干部培训班4组就这一课题赴苏南和上海自贸试验区调研。

  调研组认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给江苏带来了积极对接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两大机遇,关键是通过深入学习、主动对接,融入互动、积极作为,借力借势扩大开放。为此,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

  1、发挥自身优势,争取自贸功能

  上海自贸区定位为试验区,同时强调示范带动,可以说,设立自贸区目的不只是在上海“做一个盆景”,而是“栽一片苗圃”,其制度性创新必须可推广、能复制,培育成熟后即可向包括江苏在内的区域移栽。江苏应充分利用区位和苏沪经济合作密切的优势,学习借鉴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进而推进体制机制层面的突破。

  当前,不少兄弟省市都在积极争取先行设立自贸园区,其中天津、广东的方案已上报国务院。我省有关区域应主动对接,做好政策复制的准备。目前,我省苏南地区已获得国家批复建设现代化示范区,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与此同时,苏州作为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龙头,建立自贸区的条件比较成熟,不但拥有占苏南一半的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条件也比较齐备,应积极争取自贸试验区落地,先期做好各项准备。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最新精神,国家还将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东桥头堡,在国际经贸交流中地位独特。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9月在访问中亚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连云港拥有深水港、航空港、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苏北第一个物流保税园区,形成了港、产、城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集聚效应明显,应不失时机积极申报建设连云港自由贸易区。这不仅有利于国家提高对外影响力,还有利于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实施国家沿海发展战略,提高全省开放型经济整体水平。

  2、拖出“接线板”,区外做文章

  自贸区作为试验区,28平方公里的功能是有限的,更多的意义体现在未来乃至周边甚至在全国的推广,重在可复制、可推广。比如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改革措施,不可能仅仅局限在28平方公里之内,需要区外大量企业、要素的参与。自贸区好比一个电源“总开关”,区外企业所要做的是把一个个“接线板”从自贸区内拉出来,让外面也能通上电。

  调研组了解到,浙商正在上海自贸区附近,按照美国的模式打造国际基金小镇,将集聚13 0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资金1300亿元。上海虹口区也在自贸区附近成立了国际对冲基金园,主动接受自贸区的辐射。

  从全球范围内自贸区发展的经验看,很多都通过增强“后向联系”,促进了腹地经济的发展。如韩国马山自由贸易园区,区内80%的公司都与国内各类公司达成了在岸外包合同,拉动了腹地经济。调研组建议,我省特别是苏南地区应加强与自贸区的区域分工,强化腹地意识,加强配套合作,实现联动发展。如总部与功能的错位,瞄准自贸区内集团总部的后台支撑、维修检测、技术服务等功能,在苏南地区大力培育引进这些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总部;集中与分拨的错位,应对自贸区大物流需求,加快建立货物集散中转枢纽,积极探索建立陆路口岸,发展与上海海港、空港直通业务,大力发展分拨配送等物流业务。

  3、破除思维定势,适应自贸新规

  上海自贸区吸引了大量企业落户,但一个显著特点是,内资多于外资,呈现出“内热外冷”的现象。特别是一些企业忙于到自贸区内注册,大有“占先抢位置”的势头,这也被一些专家戏称为“抢注册”。调研组了解到,外高桥保税区的一些企业把物业隔成亭子间,并在门牌号码后面“拖尾巴”,企业在这里注册,一般15个平方米每月需要2万元房租。而事实上,不少注册企业并没有服务对象,没有货物贸易,没有货币结算,注册缺少实质性意义。因此,对想涉足自贸区的企业而言,关键是关注并培育形成自己相应的服务能力,不能停留于正面清单管理的固有思维层面,坐享优惠政策。

  针对注册企业跟风操作的现象,建议我省有关职能部门加大政策宣传,帮助企业进行解读,说清楚有哪些利好,哪些利弊。自贸区内的管理模式与原来的管理模式完全不同,原来是正面清单管理,企业只能在政府画定的圈里做,现在政府画个圈,明确规定哪些不能做,这其实给企业家提供了莫大的创新空间。所以,真正抓住自贸区的商机,要很好地研究自贸区的规则,审视自己的商务模式、服务能力是否与之配套。

  4、加强学习研究,推进制度创新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出台后,多个国家部委已制定出台了近20部细化的政策规定。新的政策出台后在运行中有哪些新情况,尚未出台的政策会有哪些新突破,都需要省有关部门和地区密切关注跟踪,加强学习研究。与此同时,自贸区本身面临着“宽进严管”的新任务,也在探索建立健全相关监管方案,搭建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组建高效统一的口岸监管机构,建立综合执法体系,确保自贸试验区稳健运行,这些探索都值得关注和研究,为我省相关工作做好准备。特别是在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过程中,如何从事前审批变为事中、事后监管,不仅对自贸区是新课题,也提前倒逼江苏行政体制改革的提速,促进我省投资环境的优化完善。

  自贸区挂牌后,苏州等市县政府部门和企业家陆续地到自贸区对接并了解情况,预示着苏沪以自贸区为依托,区域联动发展的势头更加凸显。调研组建议,建立省级层面的对接上海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政府牵头,省有关部门和省辖市参与,发挥苏沪合作紧密的优势,持续开展工作对接,及时获取权威的合作信息。同时,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条线联系,及时了解自贸区最新政策,跟踪研判政策后续影响。通过新一轮的制度创新,重点推进政府职能、投资贸易发展方式、金融监管方式和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转变,以使江苏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继续走在前列。

  5、利用成本优势,承接开放红利

  上海自贸区挂牌后,自贸区周边房价已经上涨20—30%,可以预见的是,自贸区内和周边的人工、运营成本将会居高难下。仅以自贸区与昆山的数据为例:2011年,上海总体和制造业工资分别为52402元、44632元,比昆山的46749元、37219元分别高出14%和20%。土地成本方面,昆山则明显低于上海。昆山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为上海的1/5—1/3。总部注册在自贸区内的企业,其生产基地、分销机构、物流需求等等,必然会在区外寻求空间,这些辅助产业会向外扩散,苏州等苏南城市应当适时推介宣传,抓住机遇承接适合本地需求的产业落户。

  指导老师 黄瑞玲 教授

  调研组成员 钱夏夷 李贞强 王冠军 付九海 张中新 王显东 徐循华

  顾 晔 周国强 陆 峰(执笔)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