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刘东超
//www.workercn.cn2016-07-07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更多

  

  研究导向是任何一位学者都不可忽略的重大原则问题。在当代中国,研究导向是否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社会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

  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在目前的学术环境和思想条件下,这一导向至少表现为三个方面。

  立足当代中国主流实践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指的是学者选择什么学术问题、如何选择学术问题、如何处理学术问题的基本心理倾向和恒定心理机制,其实质就是学者多年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基础上形成的“抓取”问题、“拆解”问题的套路和习惯。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其问题意识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广大人民的主流实践,即关注这一实践,肯定这一实践,支持这一实践,推动这一实践。这一实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必要强调的是,问题意识对于这一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和阻力,应该以建设性的态度帮助解决和克服; 对于这一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予以评价和解释。问题意识的经验基础在于这一实践带来的国力提升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增进,这是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感受得到的。

  对于这一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他指出,这一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里他用否定的方式对当代中国主流实践的特征进行了阐明。这一阐明恰恰揭示出不是立足于当代中国主流实践的四种错误问题意识。一是用我国历史文化母版的简单延续作为标准来衡量当代主流实践,否认当代中国实践的巨大历史飞跃性。二是简单地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来衡量当代中国主流实践。三是简单地用苏联社会主义来衡量当代中国主流实践。四是简单地用国外现代化发展理论来衡量当代中国主流实践。

  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必须反对这四种错误的问题意识,因为它们都是对当代中国主流实践的某种本质性否定,都对这一实践采取了明确反对和颠覆的态度。其实质是背离了当代中国广大人民的主流行为逻辑。

  什么才是立足当代中国主流实践的问题意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特别是要“三个加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也就是说,立足当代中国主流实践的问题意识,就是以党和政府当前正在做和长期要做的事情为学术的观照区、发力点、聚焦处,对这些事情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给出改进建议和设计图景,归纳出普遍规律和内在逻辑。实际上,在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存在大量需要从学术上予以解决的问题,也蕴藏着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从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具体工作出发,才能避免离开主流实践本身,而去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

  服务于广大人民根本福祉的目标指向

  任何一种学术都有自己的目标指向,其中包含学者的心理动机和内在愿望。在当代中国的学术群体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学术目标指向。完全私人化或小集团化的目标指向并非不存在,但多数学者还是把服务于广大人民根本福祉作为自己的目标指向。有必要指出的是,私人化的目标指向(如果不是极端发展)和广大人民根本福祉的目标指向并非完全对立(有时可能存在某种一致性),但从总体上看,二者存在根本方向性的差异和冲突。

  是否服务于广大人民根本福祉的目标指向会深刻影响到一个学者的学术视野和学术成就,这是无需细说也能明白的道理。那么,什么是广大人民的根本福祉?通过删繁就简的方法,可以得到至少三项内容。

  一是社会的长期稳定。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我国失去社会稳定陷入混乱冲突的状态,那么付出巨大代价的毫无疑问是广大人民。他们的财产和权利将会遭到损失,他们的尊严和生命将无法得到保障,中国的国力也将会迅速衰弱下去。这正是所有反华势力想要看到的中国的“悲惨境地”。今天世界上少数国家正处于这样的境地之中。这就是我们强调“稳定压倒一切”的真实涵义。二是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经济30余年的发展给全体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保持中国经济处在合理的发展速度、建构高效的产业结构是未来几十年人民福祉的重要前提。如果中国经济陷入全面停滞,那带来的社会危害是不可想象的。三是制度体系的全面优化。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经过30余年改革开放的推动以及党和政府的长期建构,我国的制度体系在公正、民主、法治的道路上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这一体系仍有很大改进空间,存在诸多改革难题。那么,全面推动这一体系的优化,使之更为科学、文明、理性,更为符合人类文明的演进方向,更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就是未来一段时间必须大力推动的工作,因为这是生活于其中的广大人民根本福祉的重要保障和实现途径。

  当代学术必须服务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才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对以上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当然应该批评和建言,这是实践改进的重要学术推力。但如果居心叵测或明目张胆地破坏或损毁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广大人民群众是坚决不答应的。

  承接历史开拓未来的责任意识

  充分肯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同时意味着强调人民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一个国家每一代人或每几代人都面对各自的时代主题,都承担着解决这一课题的历史重任。如果说上个世纪前半叶几代人承担的是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几代人承担的是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那么今天一代至未来几代人承担的则是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这一历史责任体现在研究导向中,就是具备承接历史开拓未来的责任意识。

  具备这种责任意识的学术研究必须具有通贯古今的时间维度,必须具有对历史演进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平直性和曲折性的深刻理解,必须具有中西比较的视野且在此视野中对当代中国有准确科学的定位,必须看到这个历史时段我们取得的巨大历史性飞跃和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这种定位的复杂性在于它无法根据目前某些流行的观念来判断,只能在事实基础上予以新的理论创造。这种责任意识并非仅仅体现的是学者个人的情怀和胸襟,而是这个时代广大人民的境界和视野。这种责任意识并非仅仅体现在某个学者的个人阐述和创作中,而是体现在当代中国学界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方方面面的研究与建构(这种建构目前刚刚开始)中。这种责任意识蕴含着继往开来的宏大历史使命感和全体人民无畏向前的英雄气概,蕴含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厚重积淀和光辉灿烂未来的清晰征兆。因此,这种责任意识具有宏大磅礴开拓进取的美学特征。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着起伏升降的重大转机,一个具备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崭新学术体系和思想学派完全可以期待。这将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又一个层面的新贡献和新推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将成为其主要特征之一。(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