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行动指南
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
//www.workercn.cn2016-09-12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意义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方法路径。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规律,也是为人类文明贡献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本要求。

  坚持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了人类文明以来思想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从唯物史观出发,它深刻地阐明了个体与其他个体、群体发生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才能生存和发展这一基本事实,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和客观规律,把自己与形形色色的宗教主义、神灵主义和蒙昧主义等形而上的玄学区别开来,为社会科学的可检验性和可证实性提供了基础。

  坚持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金钥匙。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提供了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即唯物辩证法。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从根本上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活力。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未把自己的学说视为固定不变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终极真理,而是认为需要与时俱进、与实际相结合地不断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人类科学发展的本质脉络。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它强调了科学的发展性,也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坚定价值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哲学社会科学是带有活动的人的精神属性的。但是,自从马克斯·韦伯强调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中立”以来,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往往将自己所代表的利益属性隐藏理论的背后,强调他的研究是价值中立的,他的理论是超越阶级立场的客观真理。相反,认为那些带有政治性、意识形态属性和价值倾向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不是真正的科学。但真正的唯物主义者都懂得,社会科学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人的行动及其结果,具有各类复杂现象的特性,而何种现象进人主体研究范围,与主体的价值、利益有密切的关联,要完全做到“价值中立”是不可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这种强烈的主体性,使得社会科学规律带有强烈的社会集团认同性特征。只要我们正视不同理论所代表的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的心声,就不得不承认社会科学研究做不到“价值中立”。虽不排除像语言学、人类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价值中立,但它们依然不能掩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规律中普遍存在的“价值代入”与“价值认同”的事实。正如马克思所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我们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大胆地坚持科学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哲学社会科学就是对人的活动所体现的社会规律的把握。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社会运动的规律并不在现实的个人活动之外,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而历史过程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都是由现实的个人的活动构成的,决不是什么离开人而运转的独立的客观物质过程。生产力不过是现实的个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如果离开了历史主体的“人”,就不可能建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哲学社会科学。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但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于以他们的思想而不是他们的需要来解释历史的活动,因而传统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却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探究隐藏在人们动机背后“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可以看到,人们的思想动机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所决定的。只要承认物质生产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就必然承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即使在精神生产领域,人民思想观念同样起着支配性的作用,因为正是精英的思想世界与广阔的民众观念世界才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尤其是民众观念直接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际,切近于人们的生存需要,它们构成了各个时代的精神内核。它们也是决定社会心理乃至上层知识精英思想的重要因素,也为孕育形成精英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民众观念正是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的基本源泉。

  更好地促进公平正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是解决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人的问题。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正确理论是人民之福,与人民利益背道而驰的错误理论则是民族与国家之祸。“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的分化与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调整,不同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利益关系空前地复杂化。与此同时,民众的主体意识、利益表达、参政意识的日益增强,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哲学社会科学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促进全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更好发挥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

  三、坚持以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既然是以人的社会历史活动为中心的,就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以解答重大问题牵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立足中国、借鉴国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现实发展离不开世界。在立足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的同时,必须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放入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来加以衡定与考察,积极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在以我为主的前提下,使它们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提供养料,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炼出具有学理性的新理论,为人类文明增添新的思想范式。

  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历史”与“当下”始终横亘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视野里,也是每一个生活在当下的历史主体必须直面的问题。在现代学术史中,它们以“古今”这对文化范畴呈现出来。从其特定历史内涵看,“古今之辨”具体展现为传统和现代之辨,就是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如何对待传统问题,是以当下实践的需要来汲取传统文化,还是返本开新或以传统文化为根据来应对现代化等等。现实纷繁复杂矛盾的化解,既离不开实践的“闯”与“试”,离不开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消化与借鉴,更离不开对本民族优秀思想资源的吸纳。这就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潜心研究、不忘本来,“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向传统文化寻觅智慧的源头活水,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呈现出中国特色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不仅是为了破解当代中国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更要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格局去认识它建构意义。“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既是为了进一步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又是为深化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提供崭新的答案。在这个理论建构过程中,我们必须超越东西两楔对立思维的狭隘性,要凸现中国理论对于人类命运的深沉关切,担负起为人类文明尤其是人类现代化提供新路标的使命。

  四、坚持以文化自信为归宿

  形成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用中国语言、命题,解释、指导中国实践,并使中国理论在国际社会具有影响力和认同度,是理论成熟的标志,也是自信的体现。

  一个没有自信的民族,就会处处以“他者”的标准为标准,以“他者”的话语为话语,始终处在对“他者”理论的搬运与学舌阶段,“言必称希腊”,就不可能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着对人类四分之一的人口大国在世界崛起的伟大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升华的历史性机遇,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神圣的职责。

  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着力增强文化自信,着力从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能力提升与更新入手,着力为中国实践和人类文明提供新的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执笔人:张忠家、梅珍生)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