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北约与俄罗斯博弈未有竟期
李萌
//www.workercn.cn2016-07-22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在前不久的北约华沙峰会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公然宣称:“俄罗斯已经不是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之间已经不存在战略合作关系。”言语之间,双方的关系正进入寒意深秋。

  回首冷战后至今的20多年,历经数番起伏之后,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战略博弈,仍然未能达到相对的稳定与平衡。

  冷战刚结束,北约与俄罗斯就进入了“蜜月”。苏联解体后不久的1992年2月,北约秘书长韦尔纳同俄总统叶利钦会晤后即宣布,双方互为对手和敌人的时代已过去,现在到了“伙伴和合作的新时代”。当时的俄罗斯也认准西方国家是“真朋友”,军事战略基调也一改往日传统而转为“纯防御”性质。但好景不长,北约便于1994年1月启动“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向剧变后的中东欧国家敞开大门,意为此后的东扩“热身”。

  为掩饰对俄遏制意图,1995年5月,北约将俄罗斯拉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1997年5月,北约与俄罗斯又签署谋求建立“新型关系”的“基本文件”,并建立北约与俄罗斯联合常设理事会(即“19+1机制”)。然而,1999年3月,北约不顾俄强烈反对,吸收波兰、捷克、匈牙利三国加入,并大举空袭俄在巴尔干的“小伙伴”南联盟,北约还在新版“战略概念”中大肆鼓吹“人道主义军事干预”。被“炸醒”的俄罗斯则以暂时中断同北约的一切关系加以回应,双方关系骤然降至冰点。俄1999年版《军事学说》重新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当作了“主要军事对手”和“现实威胁”,乃至核武器的瞄准对象。

  “9·11”事件为北约与俄罗斯关系的恢复和升温提供了契机。2002年5月,北约与俄罗斯领导人签署《罗马宣言》,启动“20机制”。俄虽在核心问题上仍没有“否决权”,但在反恐、防核扩散、军备控制等领域拥有了与北约成员国“完全平等”的权利,普京甚至与西方“讨论俄罗斯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但双方关系中密布的阴云并未消散,此后数年间,北约的继续扩大、在东欧部署建设反导系统以及在独联体地区煽动“颜色革命”,都令双方龃龉不断。

  2008年8月,俄罗斯以俄格“五天战争”为北约划出红线,并随即启动了“新面貌”军事改革。慑于俄的“绝地反击”,北约与俄罗斯关系在经过短暂“冰冷”后很快拉回原有水平。2010年11月的北约里斯本峰会,邀请俄罗斯领导人与会,表示希望与俄建立“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似乎又让人看到了双方建立稳定关系的曙光。但2014年初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北约与俄罗斯关系重归全面公开恶化,其影响至今仍在发酵。同年底,俄即推出新版《军事学说》,其中出现了“非核遏制”“捍卫北极利益”“战争动员准备”等许多新“关键词”。

  细数这些“恩怨情仇”不难发现:北约与俄罗斯关系“波浪式”循环往复,乃至不乏“触底反弹”,主要应归结于俄罗斯对北约的“胡萝卜”过于乐观的期待。但俄罗斯屡屡升起的和解期望和主动递出的橄榄枝,往往以“布满灰尘”的失望乃至烈度更高的对峙告终。在根本上,北约始终将俄罗斯作为防范对象而非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在对待俄罗斯的问题上,打压是目的,安抚是手段。

  美国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近日表示,北约和俄罗斯如今的敌对状态,很大程度上是西方特别是美国政府冷战后“傲慢地”无视俄罗斯的安全担忧所致。对俄罗斯而言,北约步步紧逼、全方位挤压其地缘战略空间,足以“怒之令愤”;趁其衰弱、取其利益,可谓“间之令疏”。北约始终没有对俄“摊牌”,固然换来了俄的理性应对;但北约五次三番的“大棒”,也使双方根本的地缘政治利益和安全诉求分歧难以获得最终解决。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演变,将持续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博弈热点。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