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访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罗曼诺夫·亚历山大
毛莉 高莹
//www.workercn.cn2017-10-2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牵动着世界的目光。中共十九大如何总结中国近五年来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经验?又如何规划中国未来发展新蓝图?这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罗曼诺夫·亚历山大密切关注的问题。罗曼诺夫近日接受记者采访,分享了他对中国道路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的思考。

  中国呈现全新气象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一名研究当代中国的学者,您如何评价5年来中国发生的变化?

  罗曼诺夫:中国呈现出的全新气象,是各领域的变化叠加形成的。这些变化没有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而是真正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其中,“打虎拍蝇”的反腐败工作让我印象深刻。反腐是世界性难题,纵观历史、环顾世界,像中国共产党这样系统、严肃、持续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政党,是非常少见的。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绝不是口号,这从八项规定的落实成效中就可见一斑。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反腐倡廉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能脱离群众,反对谋求私利和特权,要真正做到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这5年来,铁腕反腐在最大程度上赢得了民心,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增强。

  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绝非一日之功,相信中国共产党会驰而不息地推进下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

  《中国社会科学报》:确如您所言,“新”是体现中国这5年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您如何理解这个新时代?

  罗曼诺夫:我们要从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来认识这个问题。在“五四”以来的近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可以参考的对象,日本、西欧、苏联、美国等,都曾是中国学习借鉴的对象。发展到今天,中国已经结束了这种“学徒”状态,成为别国学习效仿的样本。由此可见,中国的确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下一步如何发展已经很难找到参照系,只能依靠自己的探索和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正在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世界性大国,从一个学习型国家转变为创新型国家。在这个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承担起了自身的历史使命,通过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间的顺利过渡和衔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系统完整、逻辑严密

  《中国社会科学报》: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过去5年,中国之所以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您如何看待这一新理论的提出?

  罗曼诺夫:中共十九大为什么意义如此重大?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要对5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进行总结。我们看到,习近平主席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包括经济新常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这些理论创新的概括和总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宏大理论体系,各个理论点之间呈现出了非常强的关联性、协调性。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党的建设等理论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中国政治思想家强调整体性的思维特质,与西方人看待问题的碎片化思维模式有很大不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必将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您如何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罗曼诺夫:今天的中国不仅是中国的中国,而且是亚洲的中国、世界的中国。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解了三个重大难题,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一,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历史终结论”等西方论调认为,西方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就会走向西方的政治模式、社会模式。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雄辩地证明,无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社会主义道路都不会改变。对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如何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开创性探索,成功找到了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

  第二,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历史传统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与历史文化传统能否结合?对于这个重大理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更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第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今天中国发展社会主义与当年苏联有着完全不同的国际环境。苏联时期相对封闭,几乎没有参与全球市场。但今天的中国已经深度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并在当前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旗帜鲜明地倡导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中国还大力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报》:一带一路可以说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抓手。您如何评价一带一路对完善全球治理的作用?

  罗曼诺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全球化,受益者多是发达国家、海洋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内陆国家并没有从中受益。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升级的新引擎,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百年一遇的发展新机遇。

  要特别说明的是,一带一路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繁荣,还有和平与安宁、文明的交流互鉴。我在欧洲、俄罗斯开会时,发现不少学者对一带一路的认识仅局限于经济层面,我总是告诉他们,一带一路是综合性的国际合作倡议,不仅涉及基础设施、经贸、投资,还会推动民心相通。这也印证了中国的整体性思维,中国追求的发展是全面的、整体性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毛莉 高莹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