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把“话筒”多递给基层官兵
贾龙武//www.workercn.cn2013-10-08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笔者听一位领导深有感慨地说:“下连当兵、蹲连住班,不仅可以下基层多‘补脑’、多‘吸氧’,更是与基层官兵心贴心、零距离接触的难得机会。我们必须利用这个机会把‘话筒’多递给基层官兵,多听些他们的心里话。”笔者也有同感。下连当兵、蹲连住班,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基层官兵的角度看问题,多用“耳朵”,少用“嘴巴”,多给基层官兵说话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当出境界、当出觉悟,蹲出能力、蹲出成效。

  基层官兵是部队建设的主体,是推动基层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的依靠力量。火热鲜活的基层生活,与实际工作最吻合,与事物本质最接近,是对部队建设生动实践的真实捕捉,是对基层官兵苦辣酸甜的深刻感受,更是对破解部队建设瓶颈问题的智慧源泉。绝大多数下连当兵、蹲连住班的领导干部都能意识到这一点,且千方百计把“话筒”递给基层官兵,自己尽量当“听众”。但少数同志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有的认为自己思想观念新、思维层次高、工作经验丰富,应该多给基层官兵传经送宝;有的跳不出习惯性思维的怪圈,一有时间,就喜欢抓“话筒”,甚至不看对象,长篇大论;还有的即使勉强把“话筒”递给基层官兵,却习惯于会议“纳谏”,听不到基层官兵的心里话,等等。这种独享“话筒”,或者极不情愿地递“话筒”的现象,显然与下连当兵、蹲连住班的要求相悖,必须加以克服和改进。

  经验表明,一些呆在办公室理不出的思路和对策、解不开的困惑和疑团,到训练场走一走,到班排转一转,到哨楼看一看,特别是与基层官兵多坐一坐、聊一聊,就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欣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愉悦。下连当兵、蹲连住班与平常下基层检查调研相比,领导干部有更多的机会亲近基层,有大量的时间接触官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话筒”多递给基层官兵,不仅是领导干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体现,更是思想觉悟、党性修养、人品官德和工作作风的折射。

  把“话筒”多递给基层官兵,领导干部首先应该做到以真心换真情。一旦你彻底放下架子、忘掉身份,把自己当成普通一兵,与基层官兵朝夕相处,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铺,基层官兵就会觉得你是在用真心与他们交朋友。这样做,何愁听不到来自一线的真实声音?把“话筒”多递给基层官兵,宽阔的胸襟至关重要。领导干部有了宽广的胸怀,就会主动听取基层官兵的呼声建议,就会有闻过则喜的豁达大度,即使他们的呼声建议有一些刺耳之音,也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更不会带来“不良反应”。多给基层官兵递“话筒”,还要注意方式方法。递“话筒”是一门学问。如果不讲究技巧,而单凭主观意愿和满腔热情,即使递了“话筒”,也未必能有好效果。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多动动脑筋,发动基层官兵开好辩论会、研讨会、恳谈会、诸葛亮会、建言献策会。当好“听众”,自然能听出基层官兵的弦外之音,听出他们的苦处、难处,更能听出领导机关工作指导、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素质能力和工作作风的差距,听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努力方向和方法举措。这样,多给基层官兵递“话筒”,就递出了意外的惊喜。

  (作者单位:武警湖南省总队)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