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种子”的力量
——关于宁夏回汉各族人民团结发展、亲如一家的调查与思考
//www.workercn.cn2014-01-28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二、茎叶相通,情之美景在于心

  一粒小小的种子,根须紧紧抠住土壤,茎叶努力向上伸展,生命的诗意便在阳光下灿烂生成。

  千万粒种子同时破土,将是怎样的春色?

  历经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和聚力发展的当前岁月,宁夏人民深深懂得:只有像珍惜眼睛一样珍惜来之不易的团结局面,才能生活得更加精彩,才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协力发展,开创未来!

  (四)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宁夏地区回汉之间,“平日本无嫌隙,而腐朽昏聩的清朝官吏却人为地制造矛盾,挑拨回汉关系”。

  在19世纪中期,因为清政府的民族歧视和打压,不少群众隐藏到大山的皱褶里,如同蒲公英的种子,落到哪里就在哪里开花。从一户人家出发,有时甚至需要翻越一座大山才能看到另一户人家的炊烟。虽然山高路远,却并不妨碍回汉群众经年累月相处产生的感情。很多山坳里,至今流传着“汉保回、回保汉”的故事。

  海原县树台乡韩庄村72岁的回族老汉李玉省说:“我们邻村的条子沟是一个汉民村,还是清政府的时候,由于官吏的挑拨,在一次聚会上一些回民说要杀光条子沟的汉民。我祖太爷当时有一定身份,半夜骑着快马赶去报信,把条子沟的汉民都救了,到现在,村民都说,回民对条子沟是有情分的。”

  在战乱的年代,不同民族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西海固偏僻的山谷,在大山深处扎根、繁衍,重新组合成一个个村落。现如今,宁夏的2484个村庄,很多都是回汉杂居、多民族混居。

  海原县史店乡米湾村是个纯汉族村,相邻的前川村是个纯回族村。两村被一条叫蒿沟的河沟紧紧连在一起,前川村在上游,米湾村在下游。15年前,眼看前川村2600多位回族群众饮水困难、生产生活处处受限,米湾村村民的心“过不去”了,村里出资4万多元架设了一条从下游通往上游的“空中管道”,将蒿沟的泉水引入前川村。2012年6月下旬,米湾村人又花10万多元打了一口机井,铺设15公里的输水管道,将抽上来的地下水引入前川村。“机井每天出水也就500立方米,但我们先保前川村的用水,米湾村有河沟水‘垫底’。”米湾村党支部书记徐海涛说。

  从“空中管道”到机井送水,不仅将米湾和前川村民的乡情连在了一起,更将两村人的心连在了一起。

  (五)

  1920年12月16日,一个寒冷的日子。

  当晚8时06分,六盘山区剧烈晃动,山河呜咽。短短十几分钟内,70多座城镇消失得无影无踪。地震造成23.4万人死亡,作为震中的海原县竟死亡73604人,占全县实有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海原死了,人心却在守望相助中复活。

  地震让太多太多的家庭妻离子散。善良勇敢的回汉各族人民敞开怀抱,打破禁忌,在废墟中重新组建起一个个家庭。

  树台乡韩庄村66岁的汉族老汉张守成父辈兄弟4个。地震后,“一家几十户人,就奶奶和二大(二爸)、三大、我大被刨了出来。眼看拉扯不过三个孩子,奶奶就把三大送给一个姓王的回民家,跟了王姓。现在三大的三个儿子都是回族,住在三河镇苋麻村,相距90多公里。过去交通不便,一年也常走动,现在方便多了,走动就更频繁了。”张守成说,“每次他们来,住在我家,吃饭就安排到邻居回民家,比如李万云、马义才家,都帮我招待过回民亲戚。”

  韩庄村还有个“回汉互拜干亲”的传统,从古延续至今。

  回族老汉李玉省说:“我拜了个条子沟村的汉民干大(干爹),叫吴寿昌,当时的情景,现在都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我大概十一二岁,是个秋天,干大塞给我几个香水梨。去的时候,干大把我放在马上,他牵着马走。干亲认下后,逢年过节我们都要走动,干大家里的韭菜割了,杏子熟了,都要送过来。我家炸了油香,也提过去送给干大。现在,干大已经去世十多年了,但他的孩子依旧和我们交往很深。”

  村支书田会民说:“我们村上一共710户,回族占68%,回汉互拜干亲的,起码有100多户。”

  (六)

  提起节日,宁夏回汉群众一口气能说出很多,春节、国庆节、端午节,还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在吴忠市利通区百姓心里,还要再加上一个,那就是一年一度的“邻居节”。

  每年九月,利通区金星镇、古城镇、胜利镇纷纷举办“邻居节”,大家放下手头的事儿,如约相聚过节。不管是相识的还是陌生的,不论是新邻居还是老街坊,大伙儿尽情畅谈,油香、果子、馓子、羊杂碎、烩小吃、粉汤、水饺……一道道美味佳肴被邻居们精心呈上。

  61岁的回族居民铁战明是金星镇金花园社区的老居民,自社区建成就搬进来了。十年间,他亲眼目睹了邻里之间关系从陌生到融洽的过程。金花园社区每年都要搞“社区邻居节”活动,其中的厨艺大赛最受社区居民喜爱。铁大爷每年都要带着自己的拿手菜去参赛,还获得过三等奖。“铁师傅做的辣爆小公鸡、烧茄子特别好吃,我每年都要去尝一尝。”70岁的汉族老人潘宝权说。

  每年端午,社区都会组织汉族居民教回族居民包粽子,做好后,请回族餐厅煮熟了,大家一起吃。

  “我们发现,社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很多矛盾、冲突,尤其是涉及到风俗习惯方面,都源于不了解和误会。因此,我们致力于搭建一个社区居民相互了解、沟通的平台,让大家能够彼此认识、相互尊重。”金花园社区党委书记王军说。

  “‘邻居节’过得比春节还热闹,陌生的邻居都熟悉了,疏远的邻居也都亲近了。”金星镇材机社区居民张宝华说,因为住楼房的关系,以前邻里之间都是“一墙之隔不通气,一年四季不来往,擦肩而过不说话,楼上楼下不知姓”,通过一年一度的“邻居节”,大家真正品味到了“和谐一家亲”的甜头。

  (七)

  多年来,宁夏军区给水团官兵扎根山区,为干旱带群众找水打井1834眼,打出了一眼眼“爱民井”“团结井”“小康井”;

  “回族妈妈”马志英,十多年救助抚养了200多名回族、汉族、东乡族、满族的贫困女童和残疾儿童;

  汉族军官何健在驻地认下一个回族妈妈,为了帮助回族残疾兄弟李少军出书,他六次动用结婚的钱、四次推迟婚期;

  灵武市满族女教师王晓花17年如一日,坚持帮助3名回族姐弟求学,她发起“晓花爱心促进会”,帮更多的贫困孩子圆梦;

  宁夏第三人民医院回族护士虎蕊,7年如一日照顾汉族孤老赵志安,5年前,她专门腾出一间房子把老人接到家里;

  汉族企业家李杰煌致力于回族文化的传播,重金打造伊斯兰文化博物馆——中华回乡风情园,用朴素的情感成就了宁夏回乡的文化标本;

  “爱管闲事”的回族大妈王兰花建立“兰花爱心小组”,为社区回汉居民的大小事忙前忙后、热情服务,被誉为吴忠市裕西社区“一枝花”;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回族“半面女”郝彦琴,为汉族盲人夫妻张玉瑞、张玉香“导航”;

  ……

  还有许许多多叫不上名字的普通人,也在各自的“生活半径”中时刻践行着“民族团结一家亲”。

  三、硕果累累,化作春泥更护花

  (八)

  幸福是啥样?是一碗水,是一杯羹,是病了有医看。如此简单的生活,在厚土黄天,在被风吹矮了院墙的老家,那么遥不可及。那就走吧,一直往山外,往有水有梦想的地方……

  这是宁夏永宁县闽宁镇许多移民内心深处曾反复吟唱的歌谣。

  上世纪80年代初,“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农民,为了吃饱肚子、改变命运,怀揣梦想,自发来到银川市永宁县境内的贺兰山东麓,在戈壁滩上以开荒等方式求温饱、找出路,并在此形成了一个新的聚居区。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1997年,按照中央闽宁对口帮扶的决策,时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同志提议建立一个以福建、宁夏两省区简称(闽、宁)命名的移民开发区,帮助西海固地区贫困农民走出大山、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十一五”末,西海固地区仍有极度贫困人群35万,生活在环境极为恶劣的地方。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成为宁夏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在中央支持下,宁夏在“十二五”期间多方筹措上百亿资金实施生态移民,把困难人群搬迁到近水、沿路、靠城适宜生活和创业的地方,并将300万亩移民迁出区逐步退耕还林。

  大移民,不是人口的简单重组,它所引发的巨大社会变化,不亚于大自然的变迁。闽宁镇的人口主要来自西海固地区各县,还有为数不少的自发移民、流动人口。闽宁镇又是回族聚居地区,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伊斯兰教不同教派、门宦的信教群众生活在一起。为解决回族聚居“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问题,从八十年代末期实施移民到现在,从西海固移到宁夏条件较好川区的移民已达120万,是宁夏历史最大规模、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移民工程。采取插花安置、回汉杂居,是移民工作最大的特色和亮点。

  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团结村是个移民新村,汇集了来自原州区彭堡、河川、寨科、张易等9个山区乡镇的806户移民。邻里之间没有院墙之隔,宛若一个大家庭。回汉群众每遇婚丧嫁娶,常常相互走动。汉族群众在摆宴席时,还会专门请阿訇宰牛羊,借回族锅灶使用,请回族厨师掌厨,完全按照回族习俗招待宾客。

  经过闽宁两省的共同努力,闽宁镇已从昔日人烟稀少的戈壁荒原变成了阡陌纵横、绿树成荫、良田万顷的江南小镇。

  (九)

  “宁舍一口馍,不舍一碗水”。在赤地千里的宁夏中部干旱带,一滴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这里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因为缺水,当地女子看到天阴欲雨,会换上薄一点的衣服到地里,一边干活一边等雨。雨后回家,赶紧脱去衣服,把身体擦干,就算洗过澡了,当地人把这叫“趁雨”。

  然而,即便最缺水的时节,西吉的420座清真寺依然保障供水。在西吉北大寺教民的记忆中,消防战士曾多次为寺上送水,以保证信教群众的正常用水。

  2013年11月19日,天寒地冻,贺家湾水库的水经78公里长途跋涉,穿山越岭流进了西吉50多万群众的梦境里——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西吉县城应急供水工程提前通水。

  这一天,闻讯而来的老百姓等在那里,清冽甘甜的自来水喷涌而出,舀一瓢,喝一口,喜泪禁不住流出眼眶。64岁的回族老汉白志强说:“以前谁来家里都不舍得倒一碗水,现在我每天都沏一壶八宝茶,斟上一杯,感谢共产党!”

  (十)

  走进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吴南清真大寺,一抹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大殿上空,逢节假日还要举行升旗仪式,墙壁上“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维护”等标语格外醒目,一排精心绘制的宣传展板上,团结、和谐、稳定等字眼随处可见。

  清真寺的穆斯林书屋里,涉及奶牛养殖、果树栽培、消防安全、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数百本书籍和杂志被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放在书架上,几位做完晨礼的穆斯林群众,正在翻看着手中的书籍。

  “如今,穆斯林书屋的吸引力越来越大。除了鼓励大家看书,每逢主麻日,我们还专门宣讲党的政策方针、诚信礼仪等,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信教群众的素质明显提高,矛盾越来越少。”吴南清真大寺教长王金玉说,在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家、向善和睦方面,清真寺做了很多尝试,如组织阿訇讲专题“瓦尔兹”,向信教群众发放民族团结倡议书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维护社会和谐方面,清真寺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吴南清真大寺成立了由寺管会主任和开学阿訇等组成的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阿訇结合教义和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各种矛盾纠纷的调处。“吴南清真大寺‘一名阿訇一堵维稳墙、一个清真寺一台稳压器’的工作模式,目前已逐渐形成并不断推广。”王金玉说。

  跟吴南清真大寺一样,宁夏各地的3700多座清真寺也在积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一)

  朝觐,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穆斯林的重要功课。朝觐作为穆斯林的信仰组成部分,被充分尊重和支持。为了方便信教群众赴麦加朝觐,宁夏开通了空中交通专线。自2007年起,宁夏前往麦加朝觐的穆斯林结束了从北京、兰州中转出境的历史,从银川包机直飞麦加。

  学问,是终身追求,知识改变命运,是解决西海固现状的治本之策,宁夏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技术移民、教育移民,把科技知识“送”进去,免费培训劳务输出人员,提高就业技能,走出大山;把贫困学生从山区“请”出来,到条件最好的城市学校接受免费教育,提高素养和能力,农民变“市民”,也为民族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目前,宁夏各级党政机关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所占比例达四分之一以上,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比例超过30%。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少数民族比例均接近或高于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

  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和谐为科学发展护航,发展为和谐铸牢根基。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13元,是改革之初的6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922元,是改革之初的60倍。如今的宁夏,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从一粒红色的种子起步,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未来之宁夏,中国梦将凝聚起回汉各族民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找到了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的一种力量。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