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打造基层创新平台 发挥蓝领团队作用
——马钢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方明
//www.workercn.cn2016-08-25来源:中工网—《安徽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期,企业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会组织如何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打造基层创新平台,发挥蓝领团队作用,是工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马钢集团公司工会在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进一步深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充分发挥一线劳模和技能专家的领军作用,培育一线职工创新团队,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工作目标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也逐步将职工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了凝聚职工智慧的“聚光灯”、企业创新发展的“孵化器”、人才成长的“催化剂”,真正实现了“自主创新、降本增效、岗位成才人人可为”,为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以打造基层创新平台为目标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一)深入调研,扎实推进,着力将职工创新工作室打造成“树得起、叫得响、过得硬”的品牌工程

  1、调查研究,规划引领。由马钢工会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二级单位相关人员参加的考察团,赴上海观摩上海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览会,并与宝钢就职工技术创新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在借鉴兄弟企业的做法和广泛征求意见后,公司下发了《关于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试点工作的通知》,从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组织领导和工作职责、基本条件和工作目标、方向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2、分步推进,完善管理。自公司开展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起,各单位根据公司文件精神和要求,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并由办公室牵头,生产、设备、科技、质量等部门专家参与的检查指导小组,深入现场进行了检查指导和交流,针对创建工作需改进和完善之处,下发了《马钢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和《马钢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考核标准》,进一步规范了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和管理工作。经过严格的考核,公司目前已表彰21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并通过向上级申报,有12个创新工作室分别受到全国、省、市的表彰。

  (二)加强领导,分级管理,着力将职工创新工作室打造成凝聚职工智慧的“聚光灯”

  1、组织管理机制建设。创建之初,公司就成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公司分管领导担任,成员单位由工会、企管、生产、设备、科技质量、人力资源等部门组成,专门负责审定专家评审组推荐意见、总结交流和命名授牌。下设办公室和专家评审组,专门负责组织考察评审、过程指导、宣传交流和表彰奖励等。

  2、制度约束机制建设。创建实践工作中,从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建章立制、场地设施、人员配备到资金保障等均作了较为详细的要求(受到公司命名授牌的,给予2万元的启动资金支持,专款专用),对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基本条件、配套支撑、工作目标和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办公室还建立了联系点制度,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对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指导和服务。

  3、动态竞争机制建设。职工创新工作室对自身工作进行定期自检。办公室将组织专家组在周期末对已命名的马钢职工创新工作室进行考核,不达标者以及连续两年无公司级岗位创新创效成果和先进操作法的不再保留其马钢“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

  (三)明确目标,因地制宜,着力将职工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企业创新发展的“孵化器”

  1、因地制宜,各具特色。找出一条以立足岗位、对标找差、持续改进为路径,以岗位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为内容,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聚焦于一线职工岗位创新创效的新路子,是打造职工创新工作室的重点。各基层单位在创建之初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过程中准确把握目标方向,探索出了打造岗位创新创效的新模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如:以提高矿山采掘设备作业率和效率为主攻方向的“卜维平创新工作室”;以解决焊接技术难题、创新生产制作技术与工艺为主体的“张烨创新工作室”;集服务生产现场、技术攻关和发明专利诸多为一体的“张文全创新工作室”;以灵活多样发挥全员作用并为广大职工提供一块“自留地”和“试验田”的“赵滨创新工作室”等等。这些就是打造基层创新平台最有力的诠释。

  2、促进转变,激发潜力。职工创新工作室不仅需要一线劳模和技能专家等带头人,更需要核心成员和提供技术支持的志愿者,以及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职工创新工作室也逐步成为广大职工的“技术应用平台、学习交流平台、员工成长平台、科技攻关平台、创新创效平台”,从而使得集合理化建议、岗位创新创效、先进操作法、小改小革、劳动竞赛等为一体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在职工创新工作室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应用和展示,也带动了更多职工参与创新创效活动。

  3、确立项目,创新创效。按照“书面提议—评议—恰当(不恰当终止)—立项—项目负责人及项目成员选定—项目实施—送交材料进行成果评审—表彰”等七个步骤具体进行,实施中采用“表格+网络”的运行办法,让领导和专家及时了解各项目的推进情况,也能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整合各方面力量协调解决问题。在各个创新工作室的不懈努力下,一大批成果应运而生。三年多来有针对性的创新实践,创新工作室成员积极围绕岗位重难点,开展的技术攻关、合理化建议、先进操作法、岗位创新创效等创新活动,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工会专职干部和一线技能骨干的培训、交流力度。公司和教育培训中心联合举办培训班,组织部分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和工会专职人员就近赴宝钢、南钢等兄弟企业参观、学习、交流、取经。

  通过宣传媒体和经验交流等形式,广泛宣传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先进典型,积极推广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成果和做法,使广大职工都能知道、了解并积极参与,把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引向深入。

  二、以打造基层创新平台为目标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的管理成果

  2013~2015年,通过积极寻找新形势下融入中心、主动作为的切入点,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为载体,以打造合理化建议、岗位创新创效、先进操作法、劳动竞赛等为平台,改进和完善相关激励手段,借助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这个新平台,职工的工作热情激发了出来,主动作为的能量发挥了出来,绝技绝活展示了出来,他们针对岗位生产实际的一个个“金点子”、一项项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先进的操作方法、一个个专利等等脱颖而出,通过实施,为企业带来了效益,为个人增加了收入,职工创新实践中的“名利双收”,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一)合理化建议方面:经基层二级单位专家组初评申报,马钢合理化建议专业评审组评审和合理化建议评审委员会审定,共产生有效建议1957条,这些建议实施验收后,依据《马钢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的标准,经财务部门认可,按照建议年经济效益的最低价值计算达7848.85万元。

  (二)岗位创新创效成果方面:经基层单位专家组评审获得厂级成果奖164项。部分成果申报集团公司评审后,受到马钢命名表彰的岗位创新创效成果共有41项,其中一级成果7项,二级13项,三级21项。同时,经马钢推荐,还有2项成果获得全国机冶建材系统职工技术创新二、三等奖,1项成果获中国炼焦行业协会颁发的焦化行业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等。这些岗位创新创效成果,依据《马钢职工岗位创新创效奖管理办法》的标准,经财务部门认可,按照成果的年经济效益最低价值计算,直接效益累计达到1705万元。

  (三)先进操作法、技术革新与攻关活动成果方面:受到基层单位命名表彰的先进操作法有42项,马钢命名表彰的先进操作法9项;基层单位技术革新成果53项,公司级40项;基层单位技术攻关成果126项,公司级14项;QC活动成果,基层单位83项,公司级39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3项,新型实用77项,已申报正在受理中的专利有50项,技术秘密79项。同时,还有部分成果受到全国、省工程建设和冶金行业一、二等奖。共开展岗位培训182次,培训职工3396人次,截止目前,共培养造就技师69人,高级工237人,且多名同志获得全国、省市技术能手称号。

  以“蓝领创新”为代表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是一项意义重大、充满活力的群众性创新实践活动,也是企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全面激发人的活力,极大调动了广大职工岗位学习、岗位成才的自觉性,激发了职工的创造潜力和创新热情,讲学习、练技能、求创新、比贡献在广大职工中蔚然成风。职工经济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现象,成为引领职工岗位建功、体现价值的时代潮流,也必将在促进企业创新、加快企业发展、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积极作用。(作者单位:马钢集团公司工会)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