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忌”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课题组//www.workercn.cn2014-07-10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大首次以24字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了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为当今中国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目标既定,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笔者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中,有四个问题或谓之“禁忌”,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忌“走形式”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力戒搞形式走过场,必须扎扎实实地抓落实求实效。

  首先,真重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形式主义的最常见表现是重形式、重表征、轻内核、轻根本,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玩假的,玩虚的,做样子给人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能这样。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要如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那样,“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真抓实抓,使核心价值观,真正入人脑入人心,并潜移默化为国人的内在信仰和精神追求。要实现这个目标,一靠教育二靠宣传,通过教育宣传“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教育宣传越得力,内化效果越佳,核心价值观树得越牢。如果形具神缺,只是虚情假意地应景,“培育”的功效便会大打折扣。

  其次,重落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形。言行不一、知行分离也是形式主义的表现。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只说不做,或说一套做一套,一边高谈诚信友善一边兜售假冒伪劣,言行相悖知行分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这样,必须知行统一,言语行动必须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为准绳。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果只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以口号落实口号,不以行动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能如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

  二忌“空中飘”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其培育工作要避免高高在上、意识形态部门“自娱自乐”、人民群众“冷眼旁观”,必须“接地气”,必须有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习近平同志“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则正好道出了核心价值观“接地气”的最佳路径。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落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要从大处着眼,但必须从细处入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追求,常常体现在平平淡淡的细节中,体现在琐琐碎碎的点滴上,细节决定成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细节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落小”。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扇窗,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汇聚每个人的嘉言懿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落到小处,落到每个具体的个人,需要人人参与,人人担当。网络上流行一段话:“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只有每个公民都自觉地把“三个倡导”的要求,变成自己工作生活的是非标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自觉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者、维护者,常怀善念,常行善举,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落实”。落细落小的目的在于落实。要告别“空”、告别“虚”,就要于实处用力,出实招求实效,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中,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让人们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甚至不知不觉即已参与,于参与中感知领悟,于参与中受影响受触动,于潜移默化中改变观念改变言行,以实实在在的作为帮助公民“知”(了解、理解)、促进公民“信”(认同、信守)、推动公民“行”(实践、行动)。

  三忌“一锅煮”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区别对象,区分层次,创新方法,切实避免“一锅煮”,针对性更强,效果才会更佳。

  教育要突出重点区分层次。牵牛要牵牛鼻子,抓矛盾要抓主要矛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抓重点人群——少年儿童。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可塑性强,而且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正如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所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抓好了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抓住了未来,就管住了长远。由于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而且需覆盖全社会,因此教育应注意层次性,应根据人的成长规律,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到单位、社区,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分层次地进行价值引导,譬如要求少儿“友善”、要求成人“敬业”,以体现可行性、有效性。

  宣传要创新方式方法。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宣传就不能一味沿袭传统、重施故伎,应当与时俱进,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譬如当今,就应在传统宣传方式基础上,增加现代沟通方式,在“微”字上下功夫,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凝聚和传递社会正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每个人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影响、受鞭策,增强“培育”的实效性。

  行动要强调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自古以来,群众就有“以吏为师”的传统共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无穷。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躬身在前带头示范,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叫响“向我看”、“跟我来”,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领一级干,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感染群众、带动群众,引领风尚,以“上行”促“下效”,推动社会春风扑面,推动国家和谐安宁,推动民族昂扬向上。

  四忌“一阵风”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绝不能“一阵风”式地搞“突击”、搞“运动”,需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坚守和执着。

  首先,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和最重要的行为指南,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绝非一朝一夕之力,也非三年两载之功,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春风化雨潜移默化,需要细水长流持之以恒,需要下苦功夫、下硬功夫、下笨功夫、下真功夫、下实功夫,需要长期积累、沉淀、升华,绝不能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如果只有“三分钟热情”,抓抓停停,“一阵风”过后就偃旗息鼓,“雨过地皮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不能真正落地。只有“咬住青山不放松”,“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地推进,效果不明显不歇脚、成绩不巩固不撒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逐步扎根人心,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国人的思想和言行。

  其次,要固化制度确保长效。“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持久的感召力和约束力,必须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措施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按照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公民的行为准则,引导价值判断,规范行为取舍;要建立健全能体现和反映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法规,以法制的威力扬善惩恶,逐步营建起以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荣、以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力有效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保驾护航。

  (执笔人:陈晓莉)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