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争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排头兵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西安发展研讨会论点撷英
//www.workercn.cn2013-10-28来源:西安日报
分享到:更多

  

  嘉宾档案

  夏泽民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王作权 (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

  王晓锋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曹永辉 (西安市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

  董千里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运管系主任、教授)

  曾昭宁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李 琪 (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教授)

  杜跃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雷英杰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汪 涛 (市会展办主任)

  高东新 (市社科院副院长)

  关相林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康立峰 (市旅游局副局长)

  杨六齐 (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

  强晓安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

  编者按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前不久出访中亚四国期间正式提出的。这一战略构想为西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全面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意义和丰富内涵,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又如何准确定位、抢抓机遇,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须进一步探讨、深化、明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日前,市委宣传部、市社科院、市文史馆和本报共同召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西安发展研讨会。十余位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加快构建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重点就西安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展开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许多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措施与建议。本版特编发此次研讨会的主要观点,以期进一步统一思想,扩大影响,形成共识。同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长期任务,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发挥理论先导作用,动员全市各方面积极行动起来,为我市争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排头兵贡献力量。

  高度重视 科学调研

  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智力保障和理论支撑

  王作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的外交理念,以及加快推进向西开放战略的决心和坚定意志,为西安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机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认真深入地科学调研,广泛营造社会舆论,提振士气,勇于担当,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积极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智力保障和理论支撑。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求我们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着眼这个难得的历史契机。为此,我们建议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以西安市社科院为依托,适当增加编制,吸收知名专家参与,加强相关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掌握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近期可围绕“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这一主题,由市社科院牵头开展课题研究,邀请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相关专家,联合开展课题攻关。同时,以多次成功举办欧亚经济论坛为契机,积极拓展会议议题,围绕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民间交往等内容,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的重大项目,推进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合作。

  以完善的西安国际物流中转枢纽体系

  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董千里: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将会是一个重要的中转枢纽港。西安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国际物流集成场线集聚和辐射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涉及国家层和区域层的国际物流通道及国际物流战略设计和实现。在上述区域层面要建成“中转基核”的西安港,即陆-空国际物流中转枢纽体系。现在,西新欧班列正在紧锣密鼓准备,为形成战略高地、成本洼地,需要将西安陆港打造成国际集装箱班列中转枢纽港,就是争取将渝新欧、成新欧、汉新欧、苏新欧等国际集装箱班列在西安陆港甩挂编组,增加西新欧班列密度,将提高其物流效率,降低区域物流成本,相关区域班列共享成本洼地效应。作为西安这一空陆合一的枢纽港城市而言,可以充分发挥西安国际空-陆枢纽港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发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国际物流中转枢纽陆港、国际航空港作用,并与(航)空-公(路)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公-铁-海运国际物流中转枢纽港形成一体化运作体系,从而可以形成支持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支撑。

  打“能源装备牌”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赋予西安的最大机遇

  曾昭宁:“丝绸之路经济带”内的分工协作来源于产业互补。就工业而言,中亚各国及新疆等内陆省区的优势产业主要处于采掘业、轻工纺织、资源加工工业的中低端层次。中亚各国当前正面临着产业结构及工业结构的升级,大力实施进口替代战略,这就需要进口生产线及零部件,引进科技成果和人才,而这些恰恰是西安的优势所在,这将给西安发展高端装备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在产业的互补性上,西安作为“装备部”,主要可为中亚国家提供能源装备、化工装备、冶金装备、交通运输装备及轻工纺织装备等。西安装备制造业的传统优势是机械装备,三星等项目引进投产后,长安通信产业园将成为全省最大的工业园区,电子装备会更强大。而这些恰恰是中亚国家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所需要的。

  在当前欧美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用能源装备去开拓和武装中亚、西亚、南亚的工业化,西安可在能源装备及其相关产业政策上做大文章。打“能源装备牌”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西安的最大机遇。第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台面向中亚等区域的高级出口导向战略,高端装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做好互补性产业对接,有针对性地策划、包装一批项目,走向欧亚,为开拓西亚市场做好准备。第二,在操作层面,需要处理好“丝绸之路经济带”轴线上各国、省、市之间的竞合关系,避免恶性竞争,用市场化手段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多赢格局。建议立项相关课题,吸取国内外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协调好利益关系。

  发挥西安在人文交流合作中的吸引力

  李 琪:西安地处“丝绸之路”起点,不仅是西部地区的枢纽城市,而且其经济、政治、文化影响力辐射中亚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具有特殊的战略区位优势,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不久前,习近平主席指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政治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具体目标。人文交流与合作是“五通”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在多元中尊重彼此差异,协调彼此立场,巩固深化彼此关系,互利互信,开展务实合作的前提和基石。没有文化的沟通作为坚实的民意基础,无从谈及其他领域的成功合作与持续发展。西安是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最为集中的省会城市之一,具有丰富的智力资源。近年来,在我们与中亚国家交流与合作中,对方国家均提出,希望与西安的高校与科研院所在学历教育、教师培训、学术研讨、信息互换、互派留学生、高科技、旅游项目的论证及专门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西安进一步拓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往渠道,提升合作层次和科研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平台。西安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必将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宏伟蓝图中承担起智力支持、决策咨询、理论探讨和实践论证的重任,发挥服务国家战略,拓展跨国文化交流,促进双边与多边合作共赢的重要功能。

  加快经济结构升级转型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能力

  杜跃平: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要尽快研究确立西安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排头兵的战略目标和对策选择。在增强与中亚各国合作的同时,西安应该基于合作双方所存在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等条件,加快经济结构升级和转型的步伐,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能力,实现全面的经贸合作。首先,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大集团,重点发展符合中亚国家市场需求的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航空技术、汽车制造、新医药产业、民族文化和民族食品,增强在中亚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其次,西安应尽快实现旅游产业升级。重点发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先天性优势和国际影响力,以丝绸之路为纽带,创新跨国际性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形成“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组织”,共同打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品牌。再次,西安应该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化产业进行升级。最后,要发挥西安科技教育的优势,大力开展西安与中亚各国的科技、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合作办学培养专门化人才。

  西安在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大展拳脚,应实施以下举措:实现经济增长从依赖投资拉动向投资和创新共同推动的转变,开展面向中亚国家的国际性科技成果交流活动;增强市场经济的活力,组织企业家了解、交流学习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知识,为国际营销做好知识和能力储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道路设施的完善,增强政府的国际化服务意识和能力,吸引亚欧跨国公司入驻投资;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加快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产品,与亚欧市场形成互补,以好的产品质量和较高的产品性能顺利打入亚欧市场;重点发展金融产业,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扩大开放、加大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引进、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金融创新、培养优秀的金融人才,努力将西安打造成西北地区的金融中心甚至是国际性区域金融中心城市,这是将西安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前提之一,也是西安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的迫切需求。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