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唱衰”论,可以休矣!
//www.workercn.cn2014-07-17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地方债、影子银行、房地产下滑……面对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一些严峻挑战,一些外媒“唱衰”中国经济将会“崩盘”的论调,又重新出现。对此,在刚刚举行的第四届中德青年领导者会议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文,阐述了他对于中国经济的看法——

  据最新的社会调查显示,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许多人都对未来的发展有悲观情绪。

  去年,一位美国智库朋友告诉我:危机太糟糕了。半年前,一位德国著名智库学者也在讲学时说:欧债危机解决起来很难。在中国,也有一些学者忧心忡忡。他们的焦虑,体现了社会责任感、危机感,但另一方面,也有判断与预测的失准。在我看来,至少过去20多年,许多对中国经济发展走势的判断都是不对的,尤其是所谓“唱衰”中国的经济崩溃论。

  第一轮猜测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热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改革开放困难重重,前苏联与东欧国家的解体,西方世界洋溢着“历史终结”的判断,认为下一个崩溃的国家一定是中国。二十多年过去了,西方世界所谓的民主化浪潮,席卷北非、西亚、泰国、乌克兰,几乎没有一个转型成功,而中国却在抵御西式民主化的进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

  第二轮猜测在1999年以后。当时中国的银行呆坏账情况比较严重,亚洲金融危机差点摧毁了香港金融。一本名为《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书很畅销。结果大家后来都知道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GDP平均增速在10%以上,经济总量连续超过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第三轮猜测源于2009年以后。当时互联网2.0技术开始普及,一些负面情绪在互联网2.0空间里发泄。现在,形势有所好转,十八大之后,全面深化改革开始推进,大大增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信心。

  但是渲染中国经济崩溃的声音并未消失,现在又卷土重来。这种观点主要是基于目前地方债、房地产下滑等挑战导致的危险。一些人担心,中国有可能会发生系统性经济危机。真的吗?我不同意。那么,怎样解释目前的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我的答案有三点:

  结构调整。2008年,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推出四万亿元经济刺激政策,在起到一定作用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领域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等问题。中国发展到现在,单纯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调整投资、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于是2013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政策一直致力于去产能、去杠杆化。

  产业升级。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在中国将越来越没有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一些低附加值的企业也将陆续被淘汰。中国不可能再继续过“1亿双袜子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日子。产业升级必然会使某些领域产生变化,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强力改革。我要推荐外国朋友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告。因为报告内容显示,目前中国正在经历多年来少有的全面深化改革。从社会到经济,从政治到金融,从军队到学校,改革措施在有序推进。改革往往也意味着会有压力相随。

  一些外国朋友可能还会疑惑,靠什么能度过这一轮经济压力与金融风险呢?我认为有五个要点:

  一是靠改革。中国正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越深入推进,经济增长的空间就越大;

  二是靠创新。在中国,懂得技术创新的企业,许多日子都非常好过,尤其是互联网企业;

  三是靠民生。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不断有新进展,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渐完善;

  四是靠新型城镇化。中国目前正在打造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多个城市带,每个城市带都有近1亿人的消费群体。中国未来10年还将有将近3亿人从农村到城市,这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

  五是靠开放。中国与周边国家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将越来越多。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在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一旦建成,将改变欧亚大陆数十亿人的生活。

  与其说中国经济会出现崩溃的可能,不如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阵痛后再次起飞的前夜,就像中国一个经典故事“凤凰涅槃”所描述的那样。因此我认为,“唱衰”论,可以休矣!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