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压岁钱,谨防成为行贿“替身”
//www.workercn.cn2014-02-11来源:新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记者调查北京90名10-13岁孩子发现,他们今年平均收到4867元压岁钱,比去年上涨5%。收得最多的孩子,压岁钱有2万元,最少的0元。90名孩子中,父母职业为公务员的有18个。他们压岁钱平均水平最高,一共收到了10.41万元,平均约5783元,高于压岁钱平均水平。与去年相比,公务员孩子人均压岁钱上涨4%。

  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民俗学专家高巍认为,公务员孩子的压岁钱,来源相对复杂,很多已经不仅仅是给孩子的祝福,而是带有一些其他的目的。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压岁钱成为一部分公务员灰色收入的来源,所以这个现象应该引起社会注意。 (据2月10日《新京报》)

  公务员孩子压岁钱有“被最高”之嫌

  单凭区区90名的样本,就能得出公务员孩子压岁钱水平最高的结论?公务员子女压岁钱有“被最高”之嫌。

  其实,孩子压岁钱多与少,很大程度与家庭整体的收支能力相关,条件好的支出能力强,红包就厚一些,条件不好的想多给也做不到。公务员孩子压岁钱相对于其他群体多一点应当是事实,毕竟公务员收入水平在社会上处于中间位置,且持续稳定。但是,公务员与经商阶层或企业高管等群体的经济条件,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当然,因为职业的特点,公务员孩子的压岁钱更容易被打上权力的烙印。此类现象值得注意,却不宜过于夸大,毕竟大多数公务员并没有这样的权力。

  在公众眼里,公务员已然成了优越与特权的代名词,饱受质疑与诟病。这一方面源于社会对于公平公正的集体焦虑,另一方面源于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失软。公众对于公务员行使权力、享有待遇,隔着一层窗户纸窥探,免不了猜疑。公务员孩子的压岁钱即是如此。 木须虫

  只要来路正,“最高”不是问题

  一则很平常的压岁钱调查新闻,因为突出了“公务员”三字,立马变得意味深长。评论如潮,便在情理之中。

  长辈给孩子送压岁钱,本是中国老传统老习俗。给多给少,也因人而异。生活水平年年提高,压岁钱水涨船高,纯属正常。以压岁钱表达对孩子的怜爱祝福,传递节日喜庆,谁都会这么做,公务员的父母当然也不例外,何至于大惊小怪?

  公务员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是否承受得住质疑,关键要看压岁钱的来路是否正。如果真是爷爷奶奶所给,与非亲非故的父母下属、工作关系人不沾边,这就与此前媒体报道的“给领导孩子送生日红包,送出国机票”等变相行贿受贿有本质区别。

  公众对纯净公务员队伍有期待,希望杜绝一切可能的不当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渠道,自然可以对公务员行使监督权,但如果胡乱猜疑、听风即雨,就有些草木皆兵、矫枉过正了。

  有网友指出这种记者的调查是刻意为之,但如果说记者真是“别有用心”,则可理解为一种善意提醒,其用心之处在于:对于行贿受贿可能出现的“新战场”,在今后的反腐道路上,要格外警惕。 晴 川

  谨防灰色收入套上压岁钱“马甲”

  公务员社会关系相对较广,交往对象多一点,同时公务员收入水平较高,其人情往来的水平也相对较高,因此公务员子女收到的压岁钱“水平最高”。

  但是,不排除另一种情况:公务员子女得到的压岁钱与其父母的权力寻租有关。一方面,公务员由于握有大大小小的权力,成为人们追捧对象,增加了送压岁钱的对象;另一方面,压岁钱也可能突破人际交往的正常范围,成为送礼行贿的变通形式。在中央狠抓反腐倡廉的形势下,拎着大包小包去领导家,不但会被拒之门外,还会被埋怨不懂事,而给领导的孩子发红包,隐蔽和安全,就成了新的送礼突破口。此前有新闻说,一些企业老板表示,借着过年,去拜访一下领导,临走时给孩子留下压岁钱,“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如何防止压岁钱成为送礼行贿的替代形式?有关禁令中应加上禁止公务员借孩子收压岁钱之名收礼受贿的规定,或制定本地收受压岁钱的上限,超过部分即视为违规。违规收受的压岁钱,一经查实,以父母受贿论处。

  殷国安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