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美丽乡村建设的康县模式
李堋 梁亚民 庞智强
//www.workercn.cn2015-09-25来源:甘肃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康县以打造全省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社区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地区为目标,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县350个行政村中高标准建成了236个“天蓝地绿水清、村美院净家洁、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并且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风貌打造、环境治理、文明创建、民主管理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探索了一系列成功做法,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康县模式。

  康县模式: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康县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村庄整治和环境改善,而是以此为契机推动农村生态产业的培育与持续发展,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实现对新农村的整体化建设和品牌化经营。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康县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理念,坚持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路,以基础设施配套化、村容村貌园林化、家庭院落花园化、村风民风和谐化、管理机制长效化、经济发展产业化的“六化”建设为重点,着力实施生态人居建设、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化培育、长效管理落实、基础组织建设“六大行动工程”,把整县作为生态旅游大景区、每个乡村作为旅游景点、每一农户作为旅游小品,全面打造生态特色鲜明、群众生活富裕、村容村貌整洁、乡村文化繁荣的生态文明新农村。

  在建设内容方面,区分精品村、示范村和达标村等不同标准和生态旅游型、古村修复型、产业培育型、环境改善型、易地搬迁型等不同类型,着重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划科学布局美。坚持从各村实际出发,严格制定创建标准,科学合理规划,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全面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农民居住条件,构建舒适的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创造生态优美的人居环境。二是村容整洁环境美。以突出治理乱堆乱放、乱修乱建、乱采乱挖、乱砍乱伐、乱贴乱画“五乱”为重点,扩大村庄整治工程的建设面,构建优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三是创业增收生活美。因地制宜编制村庄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绿色农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乡村生态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村有增收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增收计划”。四是乡风文明素质美。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加强文明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五是监督管理服务美。通过制定美丽乡村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责任,加强监督检查,落实管护资金,建立起一套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管护及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六是基层组织保障美。注重破解农村基层组织不愿干、不会干、干不好的问题,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确保基层组织有事干;坚持选拔与培养并重,确保基层组织有人干;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确保基层组织有钱干;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确保基层组织有劲干,全力打造有事干、有人干、有钱干、有劲干的“四有”型基层组织,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主要做法: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坚持标准、严格考核

  康县山多地少、缺少集中连片的平坦土地,决定了无法采取大集中式的建设;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有限、人均收入水平低,不足以支持大拆大建式的建设;生态环境整体优美,农村居民分散从事以经济林果和药材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适合于采取就地改造式的美丽乡村建设。因此,康县美丽乡村建设遵循全面惠及与突出重点、均等化与差异化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和追求效果最大化的特色。

  第一,理念新颖,机制健全。康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凸显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乡村经营发展理念,“不砍树、不埋泉、不毁草、不挪石”的乡村原生态保护理念,“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景观、一户一品牌”的全县生态旅游大景区建设理念,“把农村当城市一样规划、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就地城镇化理念,以及“不搞大拆大建大集中”“就地取材、顺势而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健全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持续推进机制,“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规划引领机制,“党委统一抓、书记全盘抓、成员分工抓、部门配合抓、基层具体抓”的责任落实机制,“县级主要领导带头、四大班子领导齐动、联村联户部门实帮、乡镇村社大干”的上下联动机制,“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部门协作机制,“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资源整合机制,“不撒胡椒面、不搞一刀切”的分类指导机制,“群众打底子、政府上面子”的群众发动机制,“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序、一月一通报”的检查监督机制,“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户”的文明创建机制,“村内事、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长效管理机制。

  第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康县把美丽乡村建设放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考虑,依据县域发展规划和功能划分,科学规划、统筹安排,聘请专业设计单位高标准完成规划编制,做到了一村一规划、一景一设计、全县统一大规划,坚持没有规划不审批、没有审批不立项、没有立项不建设。规划步骤上,坚持先延公路沿线创建示范点,然后依次向川坝河谷、高半山区、边远地区延伸,逐步“以点连线成面”。规划编制中,注意合理确定村庄的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大拆大建。

  第三,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各村根据自身特点,挖掘村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体现个性魅力,保护文化血脉。康南五个乡镇重点反映秦巴风情、陇上茶乡风情、亚热带风情等特色,康中六个乡镇重点体现田园风情特色,康北十个乡镇围绕历史、民俗等文化元素,反映民俗文化特色。

  第四,综合配套,整村推进。把建设美丽乡村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中心村镇配置,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化、人口居住集中化,联动推进区域性路网、电网、管网、河网、通讯网、垃圾处理网等一体化建设,打造现代农村社区。

  第五,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在县委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基础上,康县重视群众的主体作用,放手发动群众。全县群众纷纷捐资投劳、捐地让路、出谋划策,给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撑。

  第六,就地取材,成本低廉。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康县没有资金优势,但通过创新机制、整合项目、挖掘资源、统筹协调,当地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高标准、低成本建设美丽乡村的新路。对村容村貌进行整理而不是大拆大建,建设就地取材而不是千篇一律,群众投劳抵资而不是大包大揽。烂砖头旧瓦片、大水缸石碾子等旧物件都被作为建筑装饰材料。既节约了成本、又增添了新韵;既留住了乡愁,又展现了特色。

  第七,严格标准,科学考核。康县从一开始就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申报审批标准,和精品村、示范村、达标村建设验收标准,并对村容村貌、道路水电等每一项建设项目都确定了严格规范的建设标准。坚持即使放慢速度也不降低标准。同时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以考核来促进和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有益启示:不折腾、不包办、不铺张、不撒胡椒面

  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之所以能有成效,得益于在建设规划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大视野,不将就;在规划落实上,历届班子“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不折腾;在领导体制上,坚持县委农办牵头抓总、各部门协同配合,不扯皮;在工作机制上,坚持主要领导带头抓点、四大班子成员齐动、联村联户部门实帮、乡镇村社干部真干、广大群众齐动员,不留死角;在资源整合上,坚持以规划整合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不撒胡椒面;在建设内容上,坚持严格标准、综合配套、整村推进,不返工;在建设思路上,坚持就地取材、顺应自然、保护原生态,不铺张;在考核机制上,坚持按月督查、按月排序、按月通报,不徇私;在村内管理上,坚持村内事情村民定、村民建设村民管,不包办。康县模式的关键在于找准了目标定位,找到了适合当地农村特点的路径,群众生产与生活关系处理得好,庭院经济与规模经济结合得好,也给当前西部贫困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诸多启示。

  启示一:坚持生产与生活兼顾,在尊重民意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引导是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群众作为参与者、受益者,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要结合村民的居住条件,根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特点和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带动,科学处理群众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激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启示二:坚持领导带头,身体力行推动工作落实。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领导既要做建设的设计师、规划师,又要当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指挥员”,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深入一线,身体力行,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启示三:坚持科学规划,在高起点中实现共同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是关键,但不能只求单打一的规划模式。规划设计人员要调研村情,调研地域文化特点,把民风民俗文化内涵体现在规划之中,按照不同片区,走“一乡一品”或者“一村一品”的路子。

  启示四:坚持整合资源,在部门联动中形成工作合力。美丽乡村建设量大面宽,要以农业、林业、扶贫、环保、交通、水利等项目单位为重点,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自然生态和地域文化等各类资源,使各种要素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完成美丽乡村建设这项系统工程,要形成左右互动、上下联动、合力打造的运行机制。

  启示五:坚持顺应自然,在就地取材中实现资源节约。美丽乡村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要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基本要求,节约资源,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坚持就地取材、量材施用、量力而行,降低建设成本。

  启示六:坚持标准,在奖优罚劣中激发内在动力。在规划设计上要做到规划一张图、把关一支笔、验收一把尺子、补助一个标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验收,兑现奖罚。同时,制定出一套符合实情、内容细、措施实的管理办法和奖罚机制,通过兑现奖罚、张榜公布评比结果,激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内在动力。(作者单位:省政府参事室)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