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赵本山影视剧与生活流蒙太奇语言
夏维波//www.workercn.cn2014-10-25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经过3个10年两次高峰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道壮阔而独特的文化景观,其特色与魅力也常被研究者从人物形象、思想深度、生活基础及叙事模式等方面解读。但影视剧毕竟有着基于自身语言而不同于小说、戏剧的本性,所以如果能从影视语言出发,或许能更深入地发现其内在审美规律和意味。东北农村影视剧在其发展中愈发表现出一种对以技术主义、写实主义为特点的西方影视语言的疏离姿态;对以典型生活画面为基本单位的“生活流蒙太奇”语言的追求。这一特点,在赵本山的影视作品中尤为突出。

  赵本山影视剧对镜头的组接注重生活表现上的自然,对技术主义的蒙太奇有着天然的审美疏离。西方电影有技术主义和写实主义两大传统。技术主义把技术、技巧放到重要位置,以求达到娱乐观众或达到宣传教育观众的目的。技术主义者要求通过蒙太奇等技巧手段来重组生活,其要义是通过分镜头画面组接产生新的时空和思想意义。技术主义蒙太奇从理论到实践一直是西方电影钟爱的基本语言。与此相应,出现了“最后一分钟营救”、“敖德萨台阶”、“冰湖大战”等许多经典蒙太奇案例,但这些“西方影视语言”在本山剧里基本没有。《马大帅》中只有随主人公而发展的线性叙事;《刘老根》虽人物众多,但皆以龙泉山庄为核心来叙述,更鲜有镜头内部、镜头之间的冲突。《乡村爱情》中叙述赵四、刘能、长贵、刘大脑袋、王大拿几个家庭父子两代的生活故事和爱情故事,其中用到并列剪辑的手法,但并非普多夫金意义上的并列蒙太奇,更无交替蒙太奇。

  技术主义的蒙太奇和写实主义的长镜头,两者表面对立,实则统一,都是通过技术实现一种“真实”。前者要制造情境的真实,把思想或梦幻灌输给观众;后者要制造现场的真实,把观众带进导演所追求的一种场境真实中。而东北影视剧却故意追求一种“生活间离”:既让观众感觉到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同时又让其感觉到这是在“演我们的生活”。“生活间离”实现一种“真与不真之间”的审美体验。它不是要把观众完全带入我们的生活,而是让观众在一个“真与不真”的临界点上来“看”我们的生活。《马大帅》中马大帅给人搓澡却把顾客搓到地上,以及他帮人哭丧、扮演女家庭教师弹钢琴等情节画面都是在制造喜剧效果,让观众“出来”笑;他充当拳击陪练而被文化馆长的精神病儿子打得遍体鳞伤的情节,则会唤起人们的同情,让观众“进去”哭。“生活间离”让观众在影视剧所表现的生活中“跳入跳出”。乡村生活的叙事之所以需要间离,一是因为日常生活是琐碎而平实的,不间离就不能构成有意思的审美观照;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主体性的缺失和重建都是建立在一个现代性的视角上,忧喜参半的现代性与乡土性之间本身就有审美距离。因此,只有间离生活才能使农村影视剧构成对乡村或对城市的审美观,从而表达一种或悲悯或嘲谑的审美态度。

  由于生活间离的审美需要,本山影视剧对农村生活叙述选择了“生活流蒙太奇”语言。它不同于所谓“生活流电影”,不是对琐碎而偶然的生活的纯粹客观记录,而是“生活流”与“蒙太奇”的交集,主要变现为对生活典型画面的自然组接。它既要保持“生活的样子”,还要撷取“生活的浪花”。写实主义的长镜头能够客观记录平常生活,却难以发现新奇,且又显拖沓;乡村生活影视剧的看点是“生活的浪花”,即有意思、有意义的生活场景,因此要对生活进行剪辑。但这种剪辑须以不破坏生活的感觉为前提,故此技术主义的蒙太奇语言与这种生活感觉是隔膜的。在此意义上,西方的影视语言是对镜头的强化,生活流蒙太奇是对镜头的淡化。如《乡村爱情》中王大拿领王木生相亲的一场,人们关注的是人物行为本身的幽默,如果过多镜头语言介入反而会破坏这种美感。

  生活流蒙太奇的基本单位是典型的生活画面。典型的生活画面具有相对审美独立性,是影视剧叙事的重点,也是观众的看点。它略近于爱森斯坦所谓的“潜在蒙太奇”,但“潜在蒙太奇”限制在一个单镜头画面里边,而典型生活的画面可以是单镜头画面,也可以是多个生活画面的组接,即一个生活流片段。正因为生活流语言是由典型生活画面和片段组成,故此,以本山剧为代表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虽然剧集颇长,却“拖而不沓”。《乡村爱情》已拍至7部,但观众仍然追看下去,因为它十几分钟就会有一个精彩包袱,每一集常由许多包袱构成。由生活流语言构成的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不注重情节的整体性、矛盾的冲突性,而注重生活浪花的撷取,因此更像一个个小品的有机组合,而小品就是生活浪花的高度浓缩,影视剧只不过将这些浪花铺开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