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实践文艺的人民性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张帆//www.workercn.cn2014-11-17来源:福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令人感受深切。许多文艺工作者的共同体会是,深受教育、深受鼓舞,同时深感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当今文艺工作的意义、责任、目标、方法、规律等作出深刻总结与阐释,而且许多观点是对于整个文化工作高屋建瓴的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至少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再度证明文艺工作在党和国家整体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通常在全国文代会上发表对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然而,毛泽东主席主持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次主持的文艺工作座谈会都是例外——两个座谈会的共同特点是,在文艺发展的关键时期总结成绩,指出问题,明确未来的方向。民族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文艺应当承担哪些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直接指明了文艺工作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既是一份纲领性的指导文件,也是一份深刻的理论文献。它总结并概括了文艺发展规律,阐述了评判和检验文艺作品的价值标准,指出了文艺创作应当认同的价值指向,也富于针对性地点出了当前文艺创作的种种不足,例如“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没有高峰”,一些文艺作品流露的“铜臭气”,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文艺的“人民性”:“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这些观点再次明确重申了文艺的“人民性”。

  文艺的人民性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核心。文艺来自人民大众,同时又服务人民大众,这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一以贯之的主题。1942年5月,毛泽东主席讲到文学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主要着眼于文艺怎样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展。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则是将文艺工作的作用提升到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高度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艺工作者必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实践这个主题。

  首先,文艺人民性问题的思考,应当与这个时代的特点结合起来。正如许多人所认识到的那样,中国社会正面临一个巨大的转型。改革逐渐走向深入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何谓深入?深入意味着改革覆盖了这个社会的每一个局部,每一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每一块角落都活动起来。哪些新的因素正在介入我们的生活?此时的“人民”出现了哪些新的内涵?如何理解这个时代的真善美?哪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面对?人民对于文艺产生了哪些新的需求?文艺如何理解、如何表现这个时代的筋骨、道德、温度与风度?文艺作品如何既能在思想、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赢得市场的欢迎?这不仅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同时还要认真思考这个时代,从思想上把握这个时代的各种特点。

  其次,新的传播媒介体系的崛起,应当引起文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文艺传播媒介的变化,关系到文艺生产领域的结构变动。不同文艺工作者对于文艺传播媒介的了解和使用存在明显差别。一个作家可能仅仅熟悉以文字为中心的印刷传播体系,但是,此外还存在古老的舞台艺术,存在日新月异的电子传媒系统和移动数据平台。电影、电视、网络、手机,这些传媒的联盟隐藏了巨大的潜力,而且,新型的传播媒介还在不断地撬动既有的边界。各种新型的传播媒介不仅是文艺表现的工具和手段,很大程度上,传播媒介的特性深刻地介入了文化生产机制,产生不同的美学效果。新型传播媒介的丰富可能性和宽广的表现空间尚未完全展现。一个艺术工作者往往只能熟悉有限的传媒方式。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在何种传播环境之中工作,从而保持个人的艺术方式与多种传播媒介之间的张力。大众对于文艺传播方式的选择,特定文艺传播媒介变更所带来的挑战,如何实现文艺内容与其传播媒介的有机结合,如何使用新型传播媒介强化“正能量”的传播与接受,这些都是文艺工作者必须思考和下功夫研究的。

  第三,应当做到锻造艺术个性与承当时代使命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同时,他也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因此,如何做到锻造艺术个性与承当时代使命的结合,是每个有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问题。艺术个性往往意味着艺术家对于生活的独特发现,意味着独特的表达方式以及独特的审美效果。古今中外,成功的艺术作品无不包含了艺术家的独特风格和不可替代的创造性工作。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的形成,时常被认为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标志。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既是阐释作品的基本路径,也是辨识文艺巨匠最为醒目的名片。文学史上,从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到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大师的作品都具有不可复制的美学风范。然而,如果考察某种独特的美学风格如何成为经典作品,如何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具备担当的责任意识但缺乏成熟的艺术个性,这种作品容易流于平庸空洞,缺乏足够的艺术感召力;个性独特但远离时代的氛围,落落寡合,这种作品往往停留于私人趣味的范畴,无法产生经典的分量和震撼力。

  第四,要善于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吸收养料。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阐释了文艺工作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关系。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文化感召力,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的强大基础。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以文艺的形式延续、传播、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工作。回顾我们的历史,先贤取得的文化成就如此辉煌。怎样继承这一份遗产,怎样做到无愧于前人,值得所有文艺工作者深思。

  第五,文艺体制和机制的深化改革。相对于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文艺体制和机制是一个时常遭受忽略同时又至关重要的领域。当前,文艺体制和机制的重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要贯彻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文艺发展正确方向;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具体的文艺实践中,体制和机制仍然面临各种问题的考验。如何协调好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愿望与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如何建立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如何形成文艺工作者、文艺批评家和人民大众之间良性互动的文化氛围?只有回答好这些问题,文艺才能真正回到时代生活中间,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作者为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