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白光元
//www.workercn.cn2016-03-28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应以基层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快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省共投入公共文化建设资金16.6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目前,全省共有省级文化馆1个,州地市级文化馆8个,县级(市、区、行委)46个,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然而,也应该看到,基层文化工作还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薄弱,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我们应当下力气补齐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创新体制机制,把群众参与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着力点,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当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激发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运营社会化,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准入、监督和考核体系,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确保公共文化设施更好发挥效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群众参与制度化,建立健全群众能参与、好参与、乐于参与的工作机制,激励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使群众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真正成为公共文化的建设主体和服务主体。

  创新服务供给,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应当加大文化活动创新、项目创新、载体创新力度,培育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形态,推出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活动,确保文化活动更好满足群众需求,把“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的文化舞台搭到群众家门口;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探索开展“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实现文化产品定制化配送与运营,推动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创新服务方式,着眼探索数字服务、流动服务、特色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应当探索推广数字化传播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网、广播电视网等,实施数字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和数字文化社区等项目,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探索推广流动性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流动文化大篷车、流动文化馆等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人性化、便捷化服务;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

  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应以基层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快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