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锻造坚不可摧的水下核盾牌
——海军某潜艇基地官兵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登
//www.workercn.cn2013-11-21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报告会开始前,海军女战士向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献花。 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摄

听众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认真听报告。 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摄

海军某潜艇基地官兵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 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摄

  11月20日,中央宣传部、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海军某潜艇基地官兵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将报告团成员发言摘登如下。

  凝聚强军兴军的正能量

  海军某潜艇基地政委 厉延明

  核潜艇与“两弹一星”同为国之重器,是大国地位的象征,国家安全的屏障。40多年来,基地官兵用热血书写忠诚,用生命践行使命,为捍卫共和国的和平与安宁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形势变化和各种考验,基地党委始终念念不忘的是,如何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我们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兴艇育人,强化军魂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坚持党史军史海军史学习不放松,创新发展具有核潜艇部队特色的深蓝文化,不断凝聚强军兴军的正能量。

  为了磨砺一个能打仗、打胜仗的班子,基地党委“一班人”轮番率艇出海,与官兵同舟共济,在大洋深处练谋略、练指挥、练战法;为了培养尖子艇长队伍,基地创建“艇长之家”,建起综合训练信息网、水下信息对抗训练系统、核动力模拟训练系统三大信息化训练平台。我们还开设全军第一个师以下作战保障部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多所高校合作,精心打造专家型人才,拥有博士硕士287人。目前,基地军官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九成以上中高级士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形成指挥员队伍、专家队伍、士官队伍三足鼎立的人才方阵。

  核潜艇结构复杂、技术密集,干核潜艇需要勇敢作风,更需要科学精神。在一次战略导弹例行检测中,各号手按流程有序操作着,指挥员突然叫停,把所有官兵集合起来,从一个部件上夹起一根头发丝。小小头发丝看似不起眼,如果掉进导弹的要害部位,就可能埋下重大隐患,官兵们马上全线返工。正是靠着这种“零借口、零容忍、零差错”的科学态度和工作标准,确保了42年核安全。

  当前,中国梦的新航程已经开启,强军兴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一定牢记习主席的深情嘱托和殷切期望,努力把基地部队建设成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水下先锋,为建设海洋强国、建设强大海军再铸新的辉煌。

  亮剑深蓝当先锋

  海军某潜艇基地第11艇员队艇长 吴昌弟

  对于一名艇长来讲,精于指挥是最重要的素质。有一年,水下先锋艇艇长董震率艇参加海军组织的实兵实弹对抗演习。董艇长充分利用复杂水文环境,采取一系列战术措施,成功突破反潜封锁区,从侧翼隐蔽接近目标。就在这时,对手突然变向变速,转到先锋艇侧后方,先锋艇一下子失去最佳攻击阵位。但董艇长果断提出:潜艇不转向,利用新型鱼雷的自动转向功能,攻击侧后目标。随着一声令下,新型鱼雷“轰”的一声准确命中目标。

  核潜艇部队有一种说法:“离岸三尺风雷动,下潜三米责任重。”手握着价值几十亿元的装备,身系着上百名官兵的性命,能不能以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处变不惊,化险为夷,是一名优秀艇长的看家本领。那年春天,靳旭普艇长率艇执行一项重大任务。正当潜艇在水下30米机动时,值更人员紧急报告:“方向舵和升降舵断电失灵!”靳艇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连续下达指挥操纵口令,把潜艇保持在稳定的悬浮状态。紧接着,他又迅速带领技术骨干,不到20分钟就排除了故障。

  我们每一名艇长都深深懂得,艇长有威风凛凛的杀气,战士就有无往不胜的勇气。有一次,我率艇远赴太平洋执行任务。水下航渡阶段,突然接到上级电报:“外军舰机向你逼近,保持隐蔽,确保完成任务。”我决定声东击西,牵着对手的鼻子走,真正与对手过过招。我下令,全艇进入一级战斗部署;同时加大潜航深度,向佯动阵地高速机动。刚进入佯动阵地,外军数架反潜飞机、多艘军舰展开轮番搜索,企图围堵我艇。看到对手中招,我指挥潜艇迅速下潜到隐蔽深度,灵活运用多种战术突出重围,把对手远远地甩在身后。

  战斗力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海军某潜艇基地第19艇员队电工班班长 于洪伟

  我是一名在核潜艇工作的士官。像我这样叫“官”不是官的兵,在核潜艇部队占总人数的一多半。我们都是经过千挑万选、严格培训考核后才能上艇工作的。有人这样评价我们:士兵的身份,军官的责任,专家的技能。

  我们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士兵,但共同执掌着共和国的战略利剑,执行着保卫和平的战略任务。我们艇上有个班长叫肖国昌,大家都叫他核潜艇“兵王”。2011年冬天,我和肖班长一起随艇出海执行任务,航行途中,潜艇舱底水位异常上升,情况万分紧急。危急时刻,肖班长钻到舱底,不到10分钟就找到故障原因,并排除了故障。

  我们每个人的岗位十分平凡,但管理的是一座庞大的“水下科技城堡”,艇内分布着数千台高科技设备和上万件精密仪器,每名艇员手里都掌管着价值几千万元的尖端装备,“士兵核专家”张志斌编写的《核反应堆训练大纲》和《使用保养条例》被海军作为法规文件颁布执行,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

  核潜艇是团队一条艇、百人一杆枪。每个官兵都是战斗力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在繁重的军事任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次,基地一艘核潜艇参加联合演习,在水面航渡过程中,雷达班长穆美田突然发现,一个微弱的信号在雷达屏幕上一闪而过,他凭着过硬的技能,判断出这是外国新型反潜飞机向我逼近,并分析出飞机的型号和国别,迅速向艇长报告。艇长当即下达命令:紧急下潜!果然,几分钟后,一架外军反潜机飞了过来。

  ○九精神铸就辉煌

  海军某潜艇基地退休干部 赵忠生

  当年,建造核潜艇被列为国家第九项重大工程。因此,就有了“○九”这个特殊的代号。在我们部队,艇叫“○九艇”,人是“○九人”,锤打出响当当的“○九精神”。

  我们核潜艇部队用信念托举使命,把“○九精神”融入官兵的灵魂血脉。上世纪60年代末,海军组建核潜艇接艇队。从常规潜艇挑选出的36名艇员,大多数只读过初中,连“核裂变”这个词都没听说过。就是这样一群官兵,面对核物理、流体力学等30多个专业,面对上万台设备,勇敢地迈出水下长征第一步。这36名官兵,被誉为“36棵青松”,就是以他们为骨干的第一支艇员队,把中国人自己建造的核潜艇开进深海大洋。

  我们核潜艇部队用实干成就伟业,把“○九精神”化为执著的强军追求。核潜艇发展的每一步,都面临着技术封锁,每一步追赶跨越,靠的是勇于挑战、艰苦奋斗。1988年4月,我核潜艇首次组织极限深潜。在艇长的指挥下,精确操作,驾驶潜艇一米一米接近和超过了预定深度。中国核潜艇的深潜纪录诞生了。

  我们核潜艇部队用奋斗书写历史,把“○九精神”深深地根植于部队建设实践。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服役后,一大批风华正茂的人才,服从组织安排,相继踏上这一神圣领域。基地装备部总工程师焦增庚,为了核潜艇事业,放弃到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工作的机会,37岁时第二次穿上军装,在基地一干就是29年,被官兵们誉为核潜艇“保护神”;机电长孟昭旭忘我工作,透支身体,45岁那年,这位战友眼里的“拼命三郎”永远倒下了,临终前,他反复说:“感谢党组织的培养,我选择干核潜艇无怨无悔,死而无憾。”

  让爱洒满深海大洋

  青岛市登州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李希梅

  我是核潜艇部队一名普通的军嫂代表,深深地为核潜艇官兵的先进事迹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他们的工作生活,是那么辛苦、那么不容易;自豪的是,他们默默地干着那么大的事情,党和人民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他们。

  这些年来,我们军嫂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不知道丈夫什么时候走、去哪里、在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不过我们知道,他们都有一个习惯:每次出海前,总会把家里收拾好,把冰箱装满,陪着我们和孩子去看看老人,亲手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

  都说女人是半边天,而我们核潜艇官兵的家属,却常常要撑起家中的整个天。从丈夫离开的那天起,我们就习惯在台历上打钩,一天天地数着过日子;明知道他们出海后不让带手机,还是忍不住每天都要拨几遍那个熟悉的号码,盼的是早早听到丈夫的声音。我公公病危的时候,丈夫急忙请假赶回老家,可刚进家门,就接到部队要执行紧急任务的通知。病床上的公公拉着他的手,用虚弱的声音说:“我这是老毛病了,部队的事要紧,你赶快回去吧。”丈夫心里清楚,这一去也许再也见不到父亲了,他扑通一声跪在父亲的床前,连磕三个响头,告别父亲。

  当一名核潜艇部队的军嫂,再大的风险,也要学会承担;再多的付出,也要心甘情愿。核潜艇事业是爱人的天空。每当我和孩子走在大街上,漫步在公园里,看到人们快乐灿烂的笑脸时,我就想起在大洋深处巡逻值班的丈夫,他就像守护在我的身边;每当人们说起中国核潜艇,一股暖暖的情意总会在我的心底升起。在丈夫的激励感染下,我们这些军嫂既是相夫教子的好手,也是事业上的强者。我们的孩子也很有出息,像他们的爸爸一样自立自强。嫁给核潜艇军人,我们感受到的是无上的光荣和骄傲,收获的是无比的幸福和甜蜜。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