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幻灯片-正文
“弃北大进技校”说明什么
顾骏//www.workercn.cn2014-11-19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在众多孩子和家长痴迷“北(大)清(华)梦”的当下,一个已考入北大的学子,却放弃学术性的生命科学,选择当一名操作数控机床的技术工人。为什么放着大家认为的“阳关道”不走,一定要过自己的“独木桥”?这个问题不但正是周浩的选择所正面回答的,更是有待中国家长、教师乃至全社会进一步反思的

  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中,参赛选手周浩成了网络上热议的新闻人物。2008年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周浩,却于2011年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成为技校学生。3年过去了,周浩现在是学院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虽然已到就业时刻,“我还是想继续深造,对数控技术了解得越深我就越觉得自己学得太少,还是要再多充充电”。

  在众多孩子和家长痴迷“北(大)清(华)梦”的当下,一个已考入北大的学子,却放弃学术性的生命科学,选择当一名操作数控机床的技术工人。为什么放着大家认为的“阳关道”不走,一定要过自己的“独木桥”?这个问题不但正是周浩的选择所正面回答的,更是有待中国家长、教师乃至全社会进一步反思的。

  给唯文凭尤其是唯名校文凭观念一个警示

  周浩弃北大而选技校,根本上出于个人兴趣,在高考之前他就钟情于动手和操作,但只因为“父命难违”,报考了北大的生命科学。有一个细节让人十分感慨:周浩原来希望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却遭到家人和老师一致反对,“这样高的分数不报考清华北大简直就是浪费”。考试争取高分本来是为了实现理想,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但现在660多分却成了不由周浩作主的“自在之物”,反过来要周浩放弃兴趣以实现分数的最大价值!周浩在北大两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痛不欲生”,不就是家长和教师不尊重周浩的个人兴趣,硬是把他变成分数奴隶所造成的恶果?

  当然,进北大也曾诱惑过周浩,让他服从了父母的安排。但最终兴趣战胜了虚荣,周浩才走出北大,心安理得地走向未来的技师。这一过程放大了看,不只是周浩个人的“涅槃”,更是今天多少国人尚未走出的怪圈:在国家已经处于不创新就难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时刻,“名校”、“本科”甚至“更高学历”仍然为人津津乐道、孜孜以求。教育部壮士断臂,明令1200多所高等院校中的一半改回职业学校。须知2014年新增劳动力1500万人,其中大学毕业生已高达727万,占比几达50%,在农民工日渐短缺、高水平技术工人更显稀缺的当下,即便不为国家和产业长远发展着想,至少也得替莘莘学子寒窗十年能否实现人生梦想着想。但从众多国人为周浩“不值”的一片惋惜中,分明可以看到唯文凭尤其是唯名校文凭观念的根深蒂固。所以,不管周浩未来能否实现理想,至少他放弃北大的选择给国人一个警示。

  堪称创造力之源的兴趣何以难获应有地位

  公众惋惜中有一种声音颇具“说服力”:大学生还懵里懵懂,缺乏社会经验,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一旦将来发现选错了路,就来不及了,还是多听父母的可靠。这里的问题不是大学生会不会选错路,事实上许多后来成就卓著的大师,人生也不是个个一路平坦,而是以兴趣为指向。国人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迷信理性和盘算远远超过相信直觉,好像只有请教过概率论大师,对人生所有机会加以“精算”之后,才有信心踏上人生的道路,哪怕结果只是重复了无数个人走过的寻常甚至庸常之路。

  研究人类大脑的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类的直觉仍然是创造之谜的核心,而直觉许多时候就躲藏在兴趣的岩洞树丛之中。这种堪称创造力之源的兴趣在当下国人的心目中始终难以获得应有的地位,“兴趣是靠不住的,转瞬即逝的,甚至是不严肃的”,相反遏制兴趣,让一切事情变得枯燥乏味乃至痛苦难忍,却得到了高度评价,“刻苦学习”、“勤学苦练”是孩子从小被灌输的信条。结果之一是许多苦苦修炼的好学生如今在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岗位上“苦苦煎熬”,这才让“职业倦怠”成了各行各业的普遍现象。

  心理学家证明,人类在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时心情最好,而快乐恰恰是我们将手上的活做到出类拔萃的重要保证。有研究瑞士手表的专家总结过一条宝贵经验,要制造出一只高精度的手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精密的零件、高超的技术和欢愉的心情。有了前两个条件,工人就可以装配出一个误差只有1/100秒的手表,但要想误差更小,那就需要工人在装配的当下“满心欢喜”。快乐是创造性劳动最有效的助推剂,也是创造性劳动最有价值的副产品。

  尊重兴趣是“中国创造”的基础工程

  所以,不要小看周浩弃北大进技校后因为兴趣得到满足而倍感快乐,这样的快乐很可能是建设“中国创造”过程需要优先营造的“基础工程”。不妨想一想,多少学生在无穷无尽的题海中被泡得不要说乐趣,连新鲜感都荡然无存;多少科研人员拼命“码字”,只为了符合论文和课题的考核指标,免得被末位淘汰;多少员工只管像机器人一般完成定额,而完全没心情思考如何革新技术……当兴趣之源枯竭,快乐不复显现,怎么还会有创造、创作、创意的快感?而没有了快感,怎么会有创造、创作、创意本身?

  说到这里,不难看出,周浩之所以听从兴趣的指引,不仅是他个人的选择,也是有待所有希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人作出的选择。如果生活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听凭兴趣信马由缰,至少可以对别人的兴趣,尤其是代表国家未来的孩子们的兴趣,像从善如流的周浩母亲一样,表示应有的尊重。(原题:“弃北大进技校”成新闻说明了什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