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建立健全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诸彦含//www.workercn.cn2014-03-01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作为现实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社会组织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我们党凝聚力量的社会载体与执政的重要社会基础。笔者认为,建立健全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构建社会组织的复合型发展模式。实践中,社会组织存在边缘模式与合作模式两种类型。边缘模式是指由民间自下而上发起的、依靠社会力量运行而与政府不存在依附关系的社会组织。边缘模式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基于社会公益或互益需求而自发成立的,志愿和公益精神是维系边缘模式社会组织的纽带,该模式社会组织民间性与独立性较强,活动集中在社会基层,大多直接从事公益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主要涉及国家权力不及、政策失灵或政府默许的边缘地带。合作模式则是国家与社会实现双赢的一种有效模式,是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在某种需求上达成的共识。将边缘模式与合作模式进行有机结合,积极探索集合作、边缘于一体的复合型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合作共治的良性发展格局,推进社会组织发挥作用。

  推进社会组织的功能性建设。多元化、整合性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功能特征。社会组织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即政府力量不及的领域、政府改革中职能转移或退出的领域、社会变革中的新生需求领域以及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的领域。根据社会组织作用的不同领域,实现并强化社会组织“黏合剂”“瘦身剂”“减震器”与“保护伞”的多元功能,是发展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应有之义。社会组织的“黏合剂”功能,旨在加强社会组织在利益协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增强社会组织在组织与整合基层力量方面的能力;“瘦身剂”功能旨在完善社会组织通过非强制的方式动员社会资源,为公众提供社会服务,缓解政府管理压力,精简政府管理职能;“减震器”功能旨在促进社会组织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需求,推进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共存相容,增大社会容忍度;“保护伞”功能旨在明确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特别是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与保护,以社会需要为导向,推动社会组织的科学发展。

  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构建行政监督、社会监督与自我监督三位一体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是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当实施多向制衡、动态发展的基本范式,将规范发展的外部约束与社会组织的自律要求相结合,通过社会组织之间的联合行动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组织整体的生态系统。加大公众监督力度,实现公众监督从边缘到常态的转变,使公众成为社会组织的监督者与积极参与者,营造公开、透明的良性运作环境。

  建立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应当在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协同原则的指导下,以互相促进、合作共赢为原则,坚持伙伴关系式的和谐有序互动。良性互动关系具体表现为积极推进社会协商对话机制、重大决策参与机制、分工合作机制与利益冲突协调机制。要推进社会协商对话机制的建设,畅通和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民众诉求表达机制,保证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在社会管理中交流信息、协商意见与协调步骤;要推进重大决策参与机制的建立,明确社会组织参与决策的方式,凡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决策都要吸收社会组织参加,进行专家咨询、举办听证,充分听取社会组织的意见;推进分工合作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明确划分和规定二者的职能界限、合作事项、方式、原则与条件等,保证相互支持、合作共赢,真正实现政府主导和社会协同;推进利益冲突协调机制的确立,始终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制定社会领域的相关政策,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调节各方利益关系。

  推进服务型社会组织的构建。建立服务型社会组织是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定位体现。社会组织应该坚持自助、互助、助人的原则和自主解决社会问题的精神,整合公众离散化的利益表达与诉求。要坚持公众的公共利益导向,突出公众的公共利益;要关注公民的公共利益诉求,专注公众的期望和意愿;要以公众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满足公众需要为归宿。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