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不忘伤痛才能追求和平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几点思考
丁彬
//www.workercn.cn2015-09-15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艰苦的抗战岁月虽然远去,但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既值得纪念,更有深刻的启示。

  历史弹指一挥,70年了。既好像都过去了,因为战后生人已经成主体人群。又好像永远也不会过去,也不该过去,中华民族在那有伤有痛,有流血流泪,也积蓄了力量,积累了精神。历史就在那里,既默默无闻,又语重心长,指引着这个民族走向未来。

  中国抗日战争就是一场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自卫战争,是中华民族奋起抵御外侮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华民族不惹事,但永远也不怕事

  中国抗日战争历时14年,贯穿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日本军国主义产生形成亚洲战争策源地,不断挑起和加剧对外侵略;一条是中华民族面对亡国灭种之危,觉醒团结,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御外侮。整个过程呈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自卫性和奋起抵御的抗争性。

  军国主义是日本挑起战争的根本源头,妄图灭亡中国是其多年的国策。1584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就制定了先占朝鲜再征服中印的计划。此后的当权者都奉行大陆扩张主义。明治天皇在《御笔信》中申明要“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1874年侵台湾,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904年在东北进行了一场争夺远东霸权的日俄战争,1914年借一战侵占山东,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开始全面侵华。从政策到行动都清楚地表明了日本的侵略本质,也说明了抗日战争的反侵略、救亡自卫的本质。

  正是这步步紧逼,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反侵略、救中国也成了中国人民首要任务。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号召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义无反顾地投身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抗战中,以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反侵略的历史丰碑。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风骨,不主动挑起什么,但从不惧怕什么。

  抗日战争虽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但多难兴邦,它也是中国近代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中华民族从此击底反弹

  一部近现代史,就是中华民族遭受欺凌与艰苦抗争的并存史。以抗日战争为转折点前后对比变化明显,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

  从命运转折的角度。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到抗日战争,中国频遭列强欺凌,主权一点点地在沦丧,财富一次次被掠夺,一个东方大国在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压榨下走向衰败。即使作为一战的战胜国,权益也得不到保证。抗日战争成为近代以来首次反抗的彻底胜利,中国用自己的力量取得了独立和解放,为世界反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赶跑了侵略者,废除了不平等条约,重新确立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回到民族上升的轨道上来。

  从民族觉醒的角度。近代以来的抗争都是部分进步分子的努力,都是失败的教训。抗日战争第一次完成全民族的动员,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比任何一次抗争过程都更加广泛、更加强烈地激发起了全国人民团结御侮的巨大能量,实现中国民族空前的觉醒与团结。一扫近百年来中国屡战屡败的悲观阴霾,真正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重新找回了民族的自尊、自强、自信。

  从革命发展的角度。抗战前,整个中国正笼罩在内战的阴影下,抗日战争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创造了团结御侮的光辉业绩,更是整个民族追求民主与进步的深刻变革。国民党统治集团的片面抗战和独裁统治充分暴露、渐失民心,共产党人动员组织武装人民群众,实行全面抗战,民主管理,日益赢得民心,抗战后中国的政治力量对比更清楚,人民的选择更清楚。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抗日战争是中国全民族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的胜利,虽硝烟已散,但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既值得纪念,更有深刻的启示

  历史不能简单地淹没在荒尘古道上,伤有痛,恩有感,魂有继,责无旁贷。

  不忘历史之痛,永远拒绝战争,防范战争。抗战虽胜却留下无尽的伤痛,伤亡3500万人以上,遭受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化学战和大屠杀,造成了官方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今天,世界并不太平,反醒战争才能拒绝战争,不忘伤痛才能勇于追求和平。

  不忘历史之恩,珍惜今天的美好局面和幸福生活。70年了,其胜利争取的世界秩序、人类的精神共识,以及带来的中国命运的伟大转折、中国进步与发展的进程,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的70年的发展进步,才有了今天中国的欣欣向荣,值得我们感恩先辈、感恩历史,珍惜今天。

  不忘历史之魂,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多难兴邦,苦难的岁月,抗争的努力,既造就了历史转折的结果,更造就了民族团结、自信自强的精神情怀。坚守和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带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走向中国梦的伟大征程。

  不忘历史之责,像抗战的先辈一样挑起历史重担。抗战胜利是先辈们永挑重担,勇于牺牲的精神换来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抗战体现了那一代人百倍的勇气、万分的坚韧。他们虽万难不退缩,虽生死不动摇。历史同样赋予这一代全面小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作者为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