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甘肃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刘伯霞
//www.workercn.cn2016-08-15来源:甘肃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协调发展理念,“十三五”期间,国家将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但是,目前甘肃城乡一体化总体水平不高,实现程度低,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经济落后,城镇化水平低;二元强度高,城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与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持续拉大;城乡制度分割,城乡资源不能自由流动,城乡生产要素不能平等交换,城乡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不能均衡配置等。因此,应采取如下措施予以应对。

  经济发展为先导。经济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动性因素。因此,一是要以经济发展为先导,进一步强化经济支撑,逐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二是需要中央政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来缩小甘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

  新型城镇化为核心。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路径。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转变的重要标志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逐渐消减,只有在就业比重与人口比重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才算是彻底的,才能缩小城市与农村、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另一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提高区域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而要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设法减少农村人口。要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部分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使实际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规模增加,有利于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农村综合经济效益增加,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此,一是要重视人的城镇化,改革不合理的制度,重视城镇规划设计,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高城镇综合管理水平;二是不仅要发展大中小城市,繁荣城市经济,完善城市功能,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还要发展小城镇,积极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现有城镇,特别是县城和建制镇就近就地转移。

  农业现代化为前提。以农业现代化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前提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路径。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动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新型农民培育促进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因此,一要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二要建设突出甘肃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三要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四要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走集约化道路;五要积极传输现代农业先进经验。

  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根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庞大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根本之策,也是城市工商资本下乡的前提条件。因此,未来要在促进社会公平、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保持财政可持续、为经济长远发展夯实基础的原则下,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制。增加农村的公共财政支出,加强农村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建设。二是实现城乡教育从二元到一元的转变。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增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完善教学设施,缩小直至消除城乡教育差距。三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技术、人才、设备、信息等要素,形成城乡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广泛融合的新格局,使城乡居民都能平等分享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四是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对城乡社会保障的优化设计、实施和管理,使城乡居民都能平等享受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加强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开拓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如果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还严重影响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因此,一要加快农民急需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农村水利建设,能源建设。发展农村沼气、秸秆发电、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发展农村邮政与电信,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二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收入投入的基础上,固定资产切实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三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制度创新为关键。制度创新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这就需要破除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壁垒,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激发城乡共同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改革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将户籍与附着在户籍上的特殊权利分离。二是改革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拥有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可以通过土地出租、抵押、互换获得应有的收益。三是改革二元就业制度,让农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就业选择权。四是改革二元社会管理制度,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五是改革二元行政管理制度,逐步增强城市的辐射影响能力和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为保障。以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切实加强空气、水体污染治理,加强对城乡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城乡噪音污染治理。进一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农业生态建设。(作者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