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赵金良:有效破解中职学生管理难题
——访问天津市中职德育专家、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校长赵金良
//www.workercn.cn2013-11-26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以下简称“天信”)是国家示范校、国家重点中专校、国家德育先进校、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基地。近几年,学校以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为平台,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效果,不仅学生“管”住了,而且帮助学生们找到了归属感,体验了成功,建立了自信,塑造了未来企业员工必备的职业素养。

  在显著成绩的背后,这所中职学校究竟有着怎样的独到管理模式?中职学校的重心与目的应该是什么?是仅仅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能,还是也要注意帮助他们建构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幸福的习惯和能力?该校校长赵金良又有着怎样的治校高招?日前,笔者就此走访了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校长赵金良。

  ■今年,贵校的招生情况特别好,据说仅仅3天,就有1200名学生报名。起初,把孩子送进“天信”,家长们还纳闷为什么简单的入学教育要进行一个月。而当自己的孩子经历了这一切,家长们纷纷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他们的变化。请您谈一谈这其中的奥秘?

  赵金良:现在普遍认为中职校的生源质量差,差在两大方面:除了学生的成绩差之外,行为习惯不良、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也是质量差的重要方面。在全国职业院校校长涉农专题研修班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遇春教授曾援引过这样一组调研数据:在提到的企业关注职业院校学生的十项职业品格中,排名前五项的依次是:责任感(91%)、上进心(83%)、道德诚信(76%)、吃苦耐劳(75%)、主动性(75%),其余依次为创造性、谦虚、稳重等。所以说,用人单位看中的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品格和能力,都是不能单靠分数来衡量的。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下大力气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其中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情感和职业纪律教育。这些年来,我们也正探索了这样一条培养路径:结合中职学生特点,以心理学上的“21天效应”理论为切入点,每年新生入学组织一个月“五步一体”的入学教育。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不良行为习惯、不良错误观念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而新理念、新习惯又是难以形成的。我注意到您刚才提到一个心理学概念——“21天效应”。这一规律对学校导学育人来说,起着怎样的作用?学校“五位一体”的入学教育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赵金良: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也就是,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因此,我们非常重视这一规律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如今,老师们已形成共识: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的;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又是不可以蛮干的。

  时下,一些现代企业正在推行“6S”管理理念与方法,其本质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强调纪律性,不怕困难,想到做到,做到最好。而且,现代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更加看重员工的职业素养,而职业学校又是向企业输送员工的主要基地。所以,培养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企业、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此,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把入学教育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学习”,组织学生学习《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规范管理手册》,让每一个学生了解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服从学校的管理。第二步“训练”,通过队列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站姿、坐姿,培养学生令行禁止的作风。第三步“规范”,通过内务整理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生活作风。第四步“协作”,通过逃生演练、拔河比赛、歌咏比赛、大合唱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精神。第五步“深化”,让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校园文化艺术节光盘,参观学校德园、德育展室、学习国学《弟子规》等,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爱家教育。这一个月,我们的入学教育和活动非常丰富,不但强化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还为学生今后的校园学习生活夯实了根基。

  秘诀一:小寝室,大文章

  ——以宿舍文化为起点,培育学生职业素养

  ■宿舍是学生休息、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好阵地。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在“天信”的宿舍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一种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和谐状态。

  赵金良:的确,人之相交,交于情;人之相处,处于心;人之相惜,惜于品;人之相敬,敬于德。宿舍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育人环境和德育阵地,在这里我们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交往、学会生活的审美。我们提倡“宿舍小天地、人格大文章”的宿舍精神和“先扫床铺,再扫一屋,而后校园;净洁精神,修炼品格,净扫天下,境界人生”的宿舍管理格言。学生每天早晨、中午要进行两次卫生内务整理,做到地板墙面光亮整洁,被子方方正正成为豆腐块,洗漱用品整整齐齐,床上、床下两个“一条线”。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对于培育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谨规范的生活作风、健康的审美情趣、互助的团队精神等,对引导学生成人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次走进你们的学生宿舍,都可以感觉到“亲切德育”、“人文德育”的气息扑面而来。尤其欣赏宿舍墙上学生们可以尽情“涂鸦”的“自由园地”,是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天地。而且,宿舍也成为了展示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窗口。

  赵金良:学生宿舍是住校学生最自由、最放松的地方,也可以说是住校学生的第二个“家”。首先,学校重视宿舍内的装饰,实现让“墙壁”讲话。比如,在宿舍楼道布置橱窗、展牌,通过名人名言引领,潜移默化激励学生。在宿舍楼安装广播系统,给学生播放新闻、播放健康积极的音乐,营造出高格调、高品位,思想性强的舆论宣传阵地。其次,在每个宿舍设立文化宣传栏,交给学生自由设计,展示他们对学习、生活的感悟,既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再其次,通过开展宿舍卫生内务大赛、优秀宿舍评比大赛、宿舍文化栏评比大赛、男女生互相参观宿舍、宿舍开放周活动等,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宿舍的大事小情,诸如查宿、卫生内务打分等活动,都让学生参与决策、参与行动、参与评价,充分体现了他们主人翁地位。如今,宿舍文化已经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品牌、德育的亮点,得到了国内知名专家教授的高度评价,我校的毕业生正陆续把这种行为习惯带到就业单位中,得到了相关企业的一致好评。

  秘诀二:小餐厅,全参与

  ——以餐厅文化为抓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每个就餐时段,虽然人流很大,但秩序井然。学生自觉排队买饭,自觉处理好有限的剩饭剩菜,整个餐厅的餐桌上几乎很少有残渣饭粒,文明就餐的场景令人叹服!而且,当和您走进食堂时,学生们纷纷打招呼,感觉很亲切。

  赵金良:我校餐厅有1080平方米,只有720个座位,而在校就餐的学生平均每餐2000余人次,用餐压力非常大。为了缓解用餐压力,学生们被分在三个时间段用餐,每个时间段相隔15分钟,所以,每个阶段用餐后的收拾时间特别紧张。如果学校食堂对外承包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我们没有那么做,也绝不会这么做,这不单纯是制度上的要求,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为学生,二是为学生,三还是为学生。可以说,让学生满意是我们仅有的目标。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成立了“学生伙食监督委员会”,由学生参与日常管理,让学生感觉到他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这样,就把过去学生与食堂对立的关系消除了。

  ■走进学生餐厅,很容易还发现一个现象:这里没有聘用一个保洁人员,但平均两个餐桌就有一名志愿者。一个舒心的笑容、一个让座的动作,都能让同学们感受举手之劳给他人带来的无限温暖。

  赵金良:我们把学生食堂作为“习惯从这里养起”的教育基地,大力提倡志愿者精神,发动同学们争做“餐厅志愿者”,如“维护秩序志愿者”“餐厅服务志愿者”。目前类似的志愿者已达到100多人。而且一日三餐后的餐厅,每天由一个班负责打扫,整个清洁工作由学生完成。通过他们的努力,不仅缩短了打饭和用餐的时间,还减轻了餐厅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大部分同学能从自身做起文明用餐,食堂拥挤就餐的现象明显减少。同学们对“志愿者精神”有新的认识与定位,意识到即使做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通过身体力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人积极服务,也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