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围绕“三个进一步解放”全面深化改革
南京政治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www.workercn.cn2014-01-21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一次吹响了改革的进军号角。在这令人荡气回肠的号声中,“三个进一步解放”的音符格外激越嘹亮,是一组引人共鸣、催人奋进的“三连音”。

  “三个进一步解放”关键在“进一步”

  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三个进一步解放”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中。35年前,改革是绝地反击,不改革死路一条;35年后,改革如逆水行舟,不改革就会倒退。改革是在已经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样,“三个进一步解放”也是从新的起点出发,其关键在于“进一步”。

  “进一步”解放,就是说,我们以往在这三个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打下了良好基础。改革开放的航船从解放思想解缆起航,因为不断解放思想,才有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民营经济的成长进步、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乃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纷呈迭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推出了无数的改革举措,遍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是为着一个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路走来,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的枷锁不断被打破,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社会活力也在逐步得到解放和增强。

  还要“进一步”,是因为解放思想是一个动态过程,没有止境,没有尽头,永远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冲破一切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思想观念和条条框框,使思想和实际、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应、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即便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依然面临不断调整的问题,适应是相对的,不适应是绝对的,唯有不断解放,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刚性”需求。社会活力是社会制度先进与否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社会活力的获得与激发包含着复杂的因素,解放与增强同样不能一劳永逸。

  必须“进一步”,是因为如果不进这一步,改革就难以深化下去,就有可能前功尽弃。我国的改革是从最容易的地方开始的,走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路线,当进入深水区时,改革的难度伴随着风险成倍加大。而与此同时,新的障碍、新的壁垒、新的棘手问题又在以往的改革过程中产生。错综复杂的问题和矛盾交织在一起,没有这个“进一步”的解放,没有这个突破性的“进一步”,改革的美好愿景将很难成为现实。

  启动“总开关”改革才有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把解放思想称之为“总开关”。解放思想不是解决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不是已经完成的“过去时”,而是仍需进一步推进的“现在进行时”乃至“将来时”。对改革实践来说,它不是一步到位的终点,而是继续前行的起点。

  启动这个“总开关”,深化改革才能有所突破。解放思想是深化改革的先导,思想有多远,发展就有多远;思想解放的力度,决定着改革突破的深度。今天的改革,面临着比35年前还要大的障碍,还要复杂的难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等等。无论是老问题还是新问题,解决起来都有赖于思想解放。思想的闸门能够打开,发展的瓶颈方可打通;思想上能够突破,行动上方可突围。“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是邓小平同志给我们的嘱咐,透出一股以实事求是为底气的英雄豪气。大胆地解放思想,我们才能对“旧框框”敢于打碎,对棘手问题敢于触碰,对新情况新挑战敢于正视。

  启动这个“总开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便有了基本依托和可靠保证。解放思想是前提,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和重要基础。解放思想不是说空话,不是纯学术研究,而是要落脚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上。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启动了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作为发展主体的人也就能获得解放,作为生产力主要构成要素的人也就能获得解放,作为社会活力承载者的人也就能获得解放,而人的解放才是最根本的解放。思想解放的过程,同时是生产力发展、社会活力迸发的过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既是一部不断打破观念窠臼的思想解放史,也是一部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的发展史。

  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曾把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统称为三大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把解放思想称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法宝者,必有其无可替代、非同一般的魔力,它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是几何级数的增长和扩散,解放思想亦如此。手持法宝,必须要舞弄起来,充分发挥它的效能,如果像毛泽东批评的那样,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岂不可惜了这件宝贝!

  发展是硬道理的升级版本

  当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被纠正、“文革”浩劫被终止、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后,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被摆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首要位置。

  发展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斩钉截铁、毫不含糊的判断,却是饱含着反复探索的艰辛和对错误的痛定思痛。来之不易的最朴实、最真切、最深刻的道理,反映着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的规律,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反映着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对国家强盛的渴求。

  发展生产力首先必须解放生产力。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摧毁了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了新的生产关系,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生产力获得了空前彻底的解放,生产力的发展获得了空前广阔的天地。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是它的优越性最本质的体现。然而,当苏联模式被照搬,社会主义的原则被教条地、错误地理解,“一大二公三纯四平均”被狂热追求,计划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的唯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出现了新的不适应。

  于是我们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再受束缚和压抑,使有限的社会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从而还给生产力发展一片本该有的社会主义蓝天。

  生产力仍需进一步解放。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如何定位,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把握,表明生产力解放的程度有多深。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此后历次党代会虽有调整,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均表述为“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改为“决定性”,突出强调市场的决定作用,这就为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发展是硬道理有了升级版本。

  让一切社会活力竞相迸发

  富有活力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健康的社会,生命力旺盛的社会。

  提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让一切社会活力竞相迸发,这是一个颇有新意的命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开放、包容、自信的执政理念,体现出一个成熟的、极具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很高的治国理政水平。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要靠全面深化改革。深化改革的目标就是要破除各种对人、对组织、对社会不合理的束缚,达成和谐有序,让社会的一切要素都能激发出应有的活力。劳动活力迸发,劳动的效率必会大幅度提升;知识活力迸发,进入知识型、信息化社会的入场券就在我们自己手中;技术活力迸发,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就会水到渠成;管理活力迸发,社会组织就会健康有序、充满生机;资本活力迸发,资本的增值将给我们带来丰厚的财富……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要靠社会自身的建设。社会是一个具有自组织能力的有机体,可以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社会的发展,其主要的动力应来自社会内部,即社会及个人的需求,需求产生动机,动机催生行动。这就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要靠政府职能的转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小政府、大社会,是改革力求实现的理想境界。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半年多时间里,国务院相继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正朝着这一方向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精简机构,下放权力,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事务交给市场、还给社会,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这样才能解放和激发社会活力。(执笔:刘正斌)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