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改进会风几多“思”?
朱兴海//www.workercn.cn2014-02-20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开会与否须慎思。会议是传达上级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科学谋划决策、研究部署任务、推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工作形式。一些单位之所以出现“会多”这一顽疾,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领导陷入“开会就是落实,落实就是开会”的思维怪圈,对要不要开会、开会的目的是什么思考不深入、不认真。有的开会随心所欲,大事要开会,小事也要开会,认为会不开没声势,心里不踏实;有的开会图虚名,认为会开了新闻有报道、汇报有内容,容易引起上级重视;还有的把开会当“挡箭牌”,认为会开了、文件念了、要求提了,就算尽了责任;更有甚者把事多会满当作价值体现,越忙越得意,等等。于是乎,单位凭空多了一些对领导表态的会、装样子取巧的会、应付检查作假的会。要刹住这些翻新走味的会议,各级领导在谋划工作时须慎思,既要认真想一想抓工作落实需要开什么会、会开了对推进工作有多大作用,又要认真想一想哪些会不开更有利于工作落实、不开会能不能把工作做得更扎实。经过深思熟虑,只有那些自己能够说服自己同时又能令他人信服“开比不开更有利于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会,才必须要开且一定要开好,否则,就必须忍痛弃“会”。

  谁来参会须深思。一些人对开会不满还源于经常“陪会”“听会”,即参加与自己职责分工关联不大或是根本与己无关的会。很多人反映,花上一两个小时甚或更长时间参加这种会议,既不需要个人发表意见建议,也未明确会后干什么,只是美其名曰了解一下情况,浪费了大量本可以用来扑下身子抓落实的宝贵时间,让人痛惜。作为领导和会议组织者,一定要克服追求大场面、轰动效应的虚荣心理,走出参会人数越多影响越大、效果越好的认识误区,一切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合理确定参会人员,最大可能压缩会议规模。具体而言,确定参会人员时须深思,既要考虑清楚哪些人来最适宜,又要考虑清楚人来了干什么。通过精打细算,确保所有被要求或被邀请参会的人,都与会议主题直接相关,并且在会上被赋予一定的任务,会后履行相应职责。概言之,该来的人员必须来、无关的人员不凑数,既避免因参会人数过少造成会后层层传达,又避免因参会人数过多影响正常工作。

  会议长短须善思。会议时间长和短,本是一个相对概念。大家之所以对长会心生反感,主要是因为很多会被人为“拉长”。现实中,一些单位设计会议内容不是从工作需要而是从照顾领导情绪、平衡领导关系出发,凡是与会领导都安排讲话。会上,一些领导讲起话来更是“用心良苦”,同一个意思反复讲、讲反复,唯恐与会人员听不明白;个别领导讲话“跑了题”却浑然不觉,还口若悬河、洋洋洒洒。会议时间长且空洞乏味,难免招致大家厌烦。笔者认为,改进会风开短会,绝不是会议时间越短越好,也不是非要硬性规定什么会必须开多长时间,而是重在搞好内容设计,处理好时间长短与质量效益的关系。一方面,会议时间必须服从服务于质量效益,只要开会能解决问题、达成目的,哪怕时间长点也能为大家所理解;另一方面,在确保会议质量效益的情况下,要充分考虑与会人员的生理、心理承受力,尽力挤干“水分”,缩短时间。一个会议最好协调一位领导作主要发言,防止出现你讲我讲他讲大家讲,一人一个侧面轮番讲的不良现象,人为造成会议冗长。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