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铸魂 扎根 开路 树立文化自信
邓海英
//www.workercn.cn2016-09-27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文化自信问题,在“七一”讲话中用“三个更”凸显了文化自信的独特内涵、重要作用及其在“四个自信”中的特殊地位。文化自信内在地包含本来、外来和未来三个维度,树立文化自信须破除“文化自负”“文化自卑”和“文化虚无”三种不良心态,树立文化自信须直面“古今”“中西”以及文化发展与其他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树立文化自信须“铸魂”“扎根”“开路”。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与传承,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借鉴,对未来文化发展的信心与信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提到了极重要的地位,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把文化自信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这既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趋成熟,又彰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自强,不仅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也为我们的强国自信提供更坚实、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国家强盛,则文化兴盛。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实现文化繁荣与文化复兴,首先要坚守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树立起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一、熔铸文化自信之魂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在文明冲突、思想激荡、信仰缺失、价值多元的当下,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确立当代中国的价值坐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是全体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为凝聚全党全社会共识提供了根本遵循。

  增强价值观自信,要用好理论的力量。当今世界,软实力的竞争和价值观的较量愈演愈烈。要清醒地认清各种价值观,重点是准确把握西方热衷推销的有关价值观学说的理论实质、来龙去脉、表现形态,辨清其赖以生成的现实条件、社会生态及其实践命运、理论局限,不雾里看花,不一味盲从,不简单移植。讲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讲透其对于中国人精神独立性的意义、对于中华民族凝魂聚气实现复兴的意义、对于个体发展与百姓福祉的意义,而且要讲透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特质、民族特性、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及其先进性。善于用中国的思想智慧、中国的话语体系阐述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善于在不同文明、不同价值观的国际对话中展现、传播好当代中国价值理念的义理与意义,以完善的理论体系为全民族价值观的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增强价值观自信,还要用好实践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实践越深刻、越广泛,生命力也就越强,越能够深入人心。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制度成熟而持久。实践本身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在实践中人们终将炼就价值观自信的品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守者与积极践行者。

  二、深扎文化自信之根

  文化自信源自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传统文化积淀的结果。习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只有妥善定位和把握作为“根”与“源”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为文化自信提供强劲支持,正所谓根深才能叶茂、源正才能水清。

  一是深度阐释传统文化内涵和更有时代价值的内容。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和有时代价值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比如,可以对中国文化优秀典籍根据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进行再加工、再整理、再提炼,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文化自信,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二是以创新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习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在普及和传播传统文化时,要坚持辩证分析、区别对待、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原则。选择那些既是传统文化精髓,又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思想资源。既要注重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观念,尤其是能够指导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的思想,又要抛弃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陈旧落后思想观念,发挥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促进作用。努力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确保文化传承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发展性和前瞻性。

  三、开拓文化“走出去”之路

  文化交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实用文化(器)交流、艺术文化(术)交流、思想文化(道)交流。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应是思想上的交流。在当前,“走出去”的我国文化总体处于浅表层次,主要集中在器物和行为文化方面,缺乏核心价值。饮食、戏曲、武术等,基本属于平面维度的文化,即使是一些在国际上获得较高评价的中国电影,其主题和基本内容虽然是在表达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但远远没能反映其真实的面貌。而最具代表性的孔子学院,也主要集中在教汉语和书法。此外,我们对于推动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均无异议,但在社会主义文化能否“走出去”问题上,大都讳莫如深,这就使得我们在文化交流领域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对内讲马克思主义,讲社会主义文化;对外则讲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这是缺乏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根是优秀传统文化,魂是社会主义文化,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说到底就是要把这两种文化有效推向世界。全面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敢于突破这个认知障碍。

  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我们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成功的。这既坚定了我们文化“走出去”的信心,也提出更多的期望。推动文化“走出去”,就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的中国”。(作者单位: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