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整合资源 造福沿途人民
胡必亮//www.workercn.cn2013-11-28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亚洲经济与欧洲经济一体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新的平台,这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相关国家和地区有效整合资源、提升经济效率,以及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根据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要求,所构建的扩展型特殊经济带,是一个促使地处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内陆国家和地区充分实现其经济上互利共赢目标的经济特区。

  实现互利共赢目标的基础在于,具有不同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经济体之间实行有效的经济合作,包括通过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各自经济得以更快发展,通过技术和知识转移与传播提升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效率,等等。

  譬如说,与中国紧密接壤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其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经济结构也很单一,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与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国可以通过增加对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及对这些国家的产业转移,促进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改善与经济结构调整。同时,这也有利于刺激中国对外投资增长和自身经济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在扩大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上的互利共赢,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其涉及的地域范围和人口都是空前的,其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民族认同、宗教信仰、文化特征等都各不相同。出于不同的现实考虑与客观需求,不少国家都加入了不同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或参与了由联合国系统或区域性发展银行主导的发展项目与计划。

  然而,无论是俄罗斯长期在这一地区努力建设的北方通道,还是美国经营的从南到北的通道,都可以包容地进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样一个新的体系之中,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以经济上互利共赢为目标的平等的开放平台,所有地处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国家或地区都可以加入其间。“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的基础仍然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中国不会利用这一概念而试图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也不会利用这一概念与其他国家在这一地区争夺主导权,而是与相邻各国共同打造一个高效率的一体化经济区,最终实现各自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中国所追求的是有效整合经济要素,实现各国经济效率的不断改进、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进而实现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各国实实在在地改善民生创造条件。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渐进过程。首先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打好基础,其次要通过贸易与投资一体化而充分发挥出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再次是要通过金融制度安排一体化以降低金融风险,最后是通过体制与制度一体化而减少交易成本。

  目前,硬件方面的工作做得相对比较好,如交通道路建设呈现出海、陆、空全面推进的局面;贸易与投资发展势头也十分红火。但软件方面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譬如说不同国家之间政策与法规方面的协调一致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需要努力解决的大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涉及一个如何组织与管理的问题。对于如此巨大而复杂的一体化经济区而言,要想办成实体,是非常困难的。从近期来看,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来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服务,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同时可以考虑建立与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一体化、技术合作与转移等专门工作相适应的专门工作小组或联席部长会议,分期分批分类地推进亚欧经济一体化工作。

  此外,还可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实际需要,改进和完善目前上海合作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增强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贸易与投资、金融一体化、农业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协调与管理能力,增加经济合作的分量,为今后一个更加创新和有效的治理机制的形成进行有益探索。

  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治理机制,统筹各相关国家与地区的各项工作,协调各方利益,并非易事。只有在坚持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各项务实合作,才能最终实现互利多赢的目标。实际上,不论是我国的西部省、区,还是各相关国家或地区,都已经为这样一个区域大合作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水到渠成,前景十分光明。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